尤努斯不只属于孟加拉


  一身招牌的孟加拉长衫,外加一件坎肩,基本花白的头发,比年轻的孟加拉人的肤色显得略浅的黝黑皮肤,他的眼睛透着温和的亮光,这就是尤努斯。他身上有一股乡土气息,有一种淡定的自然,有那种因为自信才有的娓娓道来。他用的是略带孟加拉口音的美式英语,用很生动的小故事串出道理,正是古往今来很多大学问家与圣贤的传讲之道。

  尤努斯放弃美国的大学教席回国服务,是因为他觉得西方的经济学不能解决孟加拉的实际问题,他用27美金开始借给22人起头,开拓了一条符合“普通人也能做”的创业道路。在他30多年的事业道路上,他本着遇到问题就去寻找解决方案的思路,先后创办了60多家相关的公司去组成了他的工作链。我不禁想起了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弃官从商,一生创办了150多家公司,350多个社会事业单位。

  尤努斯的“社会商业”(Social Business)概念,与我们现在不少人说的社会企业不同,他强调的是可以用商业的模式去经营事业,但最后除了收回投资不求牟利。就如他的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格莱珉银行,有利可图,但无人分利。这与我们很多倡导社会企业者所说的,只要有社会公益动机与社会责任之举,就可以把营利性的企业归为社会企业,不是一回事。

  国际上常有人称尤努斯的银行是穷人银行,而他那么说是不是其他的银行就是富人银行。其实本来不同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各有其价值,但是问题在于对于富人银行是有成套的保障机制的,而对于穷人的银行则缺乏相应的机制。他认为,即使做穷人的业务也能有生存与发展的可能,但体制如果不提供这样的空间,则这样的模式与人才聚集就难以实现。

  尤努斯被不少人看成是“穷女人之友”,他的贷款对象97%是贫困的孟加拉妇女,而他的银行参与者也主要是曾经接受过他贷款的女性,因此他也曾经受邀参与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作为一个接地气的社会商业家,尤努斯对于社会网络、女性角色、政商互动、传播的作用有他独到的认识角度,这种社会洞察根底正是他的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而我们一些缺少起码社会阅历的年轻人一出手就想来做社会企业,而久久苦于不得其门而入,差距也许正在这呢。

  尤努斯的探索影响了全球小额贷款模式的昌兴,我在访问孟加拉的时候看到很多公益组织都在那做小额贷款,在中国与世界的很多其他国家也有很多人在做小额贷款。问题是,在中国,如果尤努斯没有获奖,小额贷款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热?而进一步,即使我们热了,而我们似乎真正热起来的还不是尤努斯式的社会商业,而是与他的初始旨趣差异甚大的各类高利贷业务,这背后的原理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