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十八大:改革建言(一)
● 陈 宏
寄语十八大,说我心里话。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必将迎来改革新气象。本人建议:
——将中邮集团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邮政企业公司化改革后,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务院或地方政府派出监事会,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要防止国企内部工会和纪检组织失灵,甚至成为为企业封闭体系服务的工具。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混合经营、混合管理,存在明显弊端且内部控制薄弱,随着业务向前发展矛盾将会逐渐升级,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会不断增大,应将邮政储蓄银行完全剥离。
——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背景的监管机构。监管融合是当今全球电信的主旋律,信息通信具有网络新经济特征,应找准信息通信业的社会定位,三网融合的推进必须要解决政府监管机构的融合,使网络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要建立起融合型的国家统一监管机构,打破各部门利益格局,推进资源融合,才能真正进入三网融合进程。我国电信改革可以借鉴EU的管理模式,建立横向监管的管理体制,加大市场引导,积极推进电信运营商网络和业务分离。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大收入分配在城乡、地区、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调节力度和深度,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要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转型。
——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积极落实和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切实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实施细则。我国民间投资虽然表现在法律政策层面已无障碍,但通常受阻于行业和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在垄断行业改革任务没有全面完成的情况下,民间投资激活的效果将十分有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好务。处理好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财政与金融等关系问题,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完善分税制,特别是税制、税率改革的深化,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和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解决深层次的体制矛盾。用改革的思路、可持续的办法,构建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力运行监督,深入推进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环境税费、行业准入等领域的改革,深化电力、电信、石油、民航等行业改革,推进邮政、铁路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推动政府采购、劳动就业、税收、土地、教育等改革。
——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必须要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世界通行的反腐措施,被许多国家证明是对付腐败现象的有效武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切实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尚未建立官员财产公开监督的现实状况,是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的极不稳定的因素,也是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性问题所在。
——大力推动统计机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时修订统计法,实现统计机构垂直管理,有利于更好地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与此同时,要改革政绩考核体制,彻底转变地方的“政绩观”。
——改革现行信访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撤销信访办,将其受理的各种案件移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处理,把信访集中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信访集中到各级人大,能有针对性对“一府两院”实施有效监督。信访工作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强人大、司法解决群众诉求的功能,有利于人大各专委会把监督工作与信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群众信访所反映的事件和案件,找到监督切入点,从而更有效地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大部制改革,科学构建大部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切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