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城隍公/城隍爷 道长许少锋分析,“城”指挖土筑的高墙,而“隍”则是没有水的护城壕。顾名思义,城隍庙即是高大的城墙。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城隍庙,在古代,人们造城以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人们认为,只要与人的生活、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必有神在庇佑。因此,城隍庙被称为城市的保护神。
在明朝太祖朱元璋时期,明太祖对土地公及其上级城隍爷极为推崇爱戴。因此,下旨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爷的神职为王,职位为正一品,而各府、州、县城隍爷的神职分别为公、侯、伯,自始城隍庙便兴旺起来。
城隍爷本是城市的守护神,其在天灾人祸降临的时候保护着城池和百姓。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习俗的改变,城隍爷所庇护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具有干旱祈雨、洪水求晴、招福避祸的功能,更是赏善罚恶,掌管着人们的财产及身家安全。因此,城隍爷备受人们尊崇。道长许少锋介绍,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城隍爷的诞辰,在这一天祭祀,其效果更佳灵验。
祭品:五牲、水果数种(要注意忌讳)、甜点糕饼、面线(贴红纸)、发粿、红龟粿、红汤圆三碗、清茶三杯,酒五杯。
祭祀:选择当日吉时,先上供品,之后点蜡烛。接着献茶、焚香祝寿,香炉要插三炷香,行三拜九叩礼拜。第一次敬酒,请神明降临,掷筊问神明是否降临。第二次敬酒,将所求之事告知城隍爷,并说明如恶化答谢。当香烧完三分之一时,双手捧着金纸向神明供拜,接着按顺序烧化大寿金、寿金、刈金、福金四色金。烧完之后,进行第三次敬酒,掷筊问神明是否用毕,如用毕撤下供品,将酒洒于纸灰上头。
道长许少锋
编辑: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