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河左河右


十日谈:河左河右

卢映西


  2013-09-22

    【微小说】秋风起,河蟹肥。蟹宴上,酒三巡。“唉,如今真是一蟹不如一蟹了!”“莫谈国事,喝酒喝酒!”“俺说的是蟹事,与国事何干?”“其实世上本无所谓国事,横行的人多了,蟹事便成了国事。”

  2013-09-28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这歌里唱的是一个点石成金的人间奇迹。此后,东施效颦的“金手指”蜂拥而起。从“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到遍地开花的“开发区”、“经济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热闹过后,奇迹不再。尽管如此,仍挡不住“上海自贸区”横空出世。

  2013-10-02

    美国政府关门了,自由女神也歇菜了。转播美国之音:Tourists who gathered at the southern tip of Manhattan expected to board a boat on Tuesday and climb the Statue of Liberty. But Lady Liberty, with her lamp of freedom held high, was closed because the U.S. government had shut down.

  2013-10-04

  《经济日报》有评论说,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而且能顺利趟过,因为“我们已经从年初以来的一系列强有力改革举措看到了信心,感受到了改革疾行的有力脉动”。类似的论调充斥主流媒体,此时发出“深水翻船”的警报可能被视为造谣。然而只要愿意睁眼,就能看到美、日、欧沉舟在前。

  2013-10-06

  去年瑞士的一位议员提交一份修宪提案,要求政府给每位瑞士公民发放一份基本收入,成年公民(不论有无工作)每月可得2500瑞士法郎(约合1.7万元人民币),未成年人每月可得625瑞郎。目前该倡议已征集了12.6万个签名,不久将进行全民公决。瑞士的社保制度早已是世界先进,现在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羡慕!

  2013-10-10

    刘小枫先生说:“中国在历史上已经无数次遭遇治国者无能的麻烦,这也是古往今来任何政治共同体都可能遭遇的麻烦。由于启蒙观念的影响,现代的政制选择掩盖了这一麻烦。”他认为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群体能够最终建立共和,首先在于这个担纲者阶层的德性品质。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此论尤为振聋发聩。

  2013-10-15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搞笑了,今年同时颁给了一对学术冤家:以提出有效市场假说成名的法玛和以批判该假说成名的希勒。金融危机让有效市场假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法玛依然嘴硬,坚称这次危机证明自己的理论是“一个伟大的试验,但世界上只有我这么认为。”看来,嘴硬就能获奖,孤胆必是英雄。

  2013-10-16

  国务院正在铁腕淘汰过剩产能。显然国务院某些领导还不懂,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问题,其臭名昭著的表现形式就是把牛奶倒入大海。以铁腕抑产能,即便成功,最多不过是把更为棘手的失业问题翻到表面上来罢了。更进一步说,你能用铁腕阻挡经济危机爆发吗?无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能。

  2013-10-17

    一叶先生读书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创造神话、经营神话、维持神话、打倒神话,然后创造新的神话,再来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依我看,在中国经济领域,前一个神话是计划经济,已经完成了整个循环。现在的神话是市场经济,正处于勉力维持阶段,好景也不会太长了。

  2013-10-20

  马立诚先生认为,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很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国企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也不睁眼看看,当今世界的市场经济有令人满意的吗?经济发展遇到问题,过去总有人认为原因是资本主义尾巴没割净,现在则认为是社会主义尾巴没割净。三十年河左,三十年河右,只折腾不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