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领导力:塑造个人品牌


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就像成功的企业,经营的是“品牌”,销售的是“服务”。如果像晋江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场那样,具有鲜明的社会效益,优秀的人格,容纳得下一切难容,腐败的残渣,使之变废为宝,这样的人岂会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的空悲,以为人服务为己任的人格,打造出的品牌,显然博大宽宏。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人格的塑造流程,亦是完善自我,要逐步为它打造品牌。优秀的人格可以流传千古,恶劣的人格,遗臭万年,也会正统不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亦可博“出师一表真世名,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傲气。再完美的人格,同样拥有一定的缺陷,但完全有可能自我完善。如三力厂里的“不合格产品区,摆放的全是自厂的劣质品,以作为样品加以改进,人难道就不应该为自己的人格负责吗?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样。在中国古代,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他提出:“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管子·形势解》);“贤者诚信以仁之”(《管子·势》);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 
 
伟大的商业游戏需要伟大的诚信,伟大的诚信造就伟大的商业和商人。做人和经商的最高理念、最高规则、最高能力和最高境界是坚持诚信,是至诚至信。做大做强企业的成功法则和制胜之道,也是如此。企业诚信、企业信用、企业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都把提升企业诚信、企业信用、企业形象视为扩大企业财富、增值无形资产的投资行为。实践证明:企业信用、企业形象工程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精神文明的有效手段。 
 
著名领导力专家彭杰老师认为,如今的社会中,建立于诚信基础之上的竞争、对抗,甚至是交流、合作还有多少呢?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用形形色色的律法来约束大家的信用底线。在市场中更是如此,同对手尔虞我诈,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诚信,在企业的组织内部,员工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为了名利二字可以自食其言并不以为耻。我们现在的社会氛围甚至嘲笑讲信用的人,认为他们很愚讷,似乎耍小聪明,随风就势的人才是能人、智者。 
 
诚实守信适用于各行各业——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应当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注意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廉洁自律,勤俭奉公,说实话,办实事,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隐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在职业活动中,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杜绝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对于会计统计工作者来说,要恪守“不做假账”的原则,实账实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等等。 
 
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把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孟子把“信”视为用以维系儒家“五伦”的伦常(基本伦理规范)之一。 
 
孔子讲的“信则人任”指的是如果你讲求信用,有很好的信誉,那么大家慢慢就会认识到你,贤明的君主自然也会发现你,任用你。孔子甚至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了诚信在心,不知道这个人还能做什么。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大家都缺失诚信的时候,也正意味着诚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价值。领导在选人时一定会选择更加讲信用的人来任用、提拔;企业选择合作客户时,同等条件下也会选择信誉更好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是如此,从消费者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特定品牌产品就可以看出,他们买的其实是品牌背后企业的信誉与承诺。在未来的社会或市场中,无论是个人或组织,拥有诚信将是其核心竞争力中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里,知名领导力专家彭杰老师(博客zhiliangguanli.com)与您分享一个《论语》里面的经典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个条件了。孔子回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贡说:老师,三条太多了,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条,你去掉什么?孔子说:去兵。子贡说:老师,如果还要去掉一个,你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论述,社会、家庭无不如此,应用到企业之上,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企业家的经营智慧在于,是市场逼着你降价,而后被老百姓唾弃,还是主动让利老百姓,赢得市场的民心?地产老总们,你们必须做出决策。毛泽东用一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深情的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当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背离人民愿望的时候,有没有企业家敢于站出来,创建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呢? 
 
领导者失信会带来与下属之间不良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动摇领导者的地位,甚至能毁灭一个组织。员工之间失信则会降低工作效率与企业凝聚力,继而影响企业竞争力。此次金融危机中,更看出了诚信的价值与珍贵,信用好的企业较容易获得银行等机构的贷款与融资,以信誉作为担保的品牌产品销路不降反升,而没有品牌信誉的商品则被淘汰。 
 
一个是在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小瑕疵就主动承担,一个是关乎生命的大问题却为了利益与声誉而百般抵赖,两个企业谁能走的更远,我们一目了然。能够把“信”字时刻放在企业经营第一的位置,是成就百年品牌的基本元素之一,而企业是否能做到诚信为商,又取决于企业的文化,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与落实,其关键因素又在企业领导者身上。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在对外经营上要做到诚信领导力,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应该是诚信的典范。信能立身,信能树威,领导干部人格中的“信”,主要是守信誉、讲信用、说真话、办实事,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要负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绝不能只讲不负责任、口惠而不实的空洞话语。“轻诺必寡信”。一个言行不一的领导,不可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也不可能在群众中赢得威望。 
 
对下属要讲诚信。领导干部要赢得下属,必先给下属以真心实意的信任。“士为知己者死”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它本身包含了“诚”与“信”的辩证统一。领导干部对下属越信任,下属越能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彭杰老师送各位领导者一句话——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企业经营,诚信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