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倒数的认识 |
||
科目 |
小学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上册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也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事物的能力,能够进行合作探究学但还需教师的引导。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美。 2. 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归纳应用知识的能力。 |
||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倒数的认识过程。 2. 体验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
|||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
|||
教学重点、难点 |
1. 理解倒数的定义。 2.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 0没有倒数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激趣定标 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话我们可以倒过来说: 例如:小利是我的同桌-----我的同桌是小利;我和同学们是好朋友-----同学们和我是好朋友 2、在语文中,有些字可以倒过来写: 例如:吴-----吞 杏------呆(课件展示) 3、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4、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
||
教学活动2 |
合作探究,合作学习 一、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1。(课件展示) (2)学生独立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组织交流:什么是倒数?互为倒数应具备什么条件?倒数是几个数之间的关系? (4)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点拨总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不是一个数。 (5)以例1为例,请你举例说明谁和谁互为倒数? 二、求倒数的方法: 自学提示: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1)出示例题2,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5 6 7/2 5/3 1/6 1 2/7 0 (2)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组织交流:怎么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总结 1. 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 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交换了位置。 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找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5)交流讨论: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课件展示) (6)小结: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课件展示) (7)反馈练习: 板书: 3/4的倒数是 4/3 3/4 =4/3 观察上面的两种求倒数写法,你认为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为什么? 强调:求一个的倒数时,必须用语言文字叙述,不能用等号连接。 |
||
教学活动3 |
当堂检测(课件展示) 1、判断 (1)因为3/4×4/3= 1,所以3/4是倒数,4/3也是倒数。( ) (2)因为1/2×4/3×3/2= 1,所以1/2、4/3、3/2互为倒数。( ) (3)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4)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数大。( ) 2、填空 (1)7/8的倒数是( ),1/5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它本身;( )没有倒数;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是( )。 (2)5/6×( )=( )×4=1 3、完成课本24页的“做一做” |
||
教学活动4 |
课题延伸 怎样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 |
||
|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
||
|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
||
|
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倒数的意义”是属于概念的教学,在我让学生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 学会思考,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这节课特别在课前导入部分,我联系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我和同学们是好朋友和几个特别文字的引用,从直观感受颠倒位置,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