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公道”的李源潮当选国家副主席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3月14日
2013年3月14日,李源潮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了。看到李源潮当选国家副主席的消息,我想起了三件事:
一、李源潮关注和支持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
2010年11月2—5日,为期四天的“江苏省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延安举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副董事长徐浩宇等江苏省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选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本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吴波等四位专家,分别为此次培训班做了《精细化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四个专题的讲座。
通过讲课后的交流,本人了解到扬子江药业集团建有东方红广场,董事长徐镜人、毛泽东之女李敏共同为广场上的毛主席铜像揭幕;了解到李源潮多次考察、视察扬子江药业集团;了解到胡锦涛多次与董事长徐镜人见面并对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寄予厚望。通过这次讲课与交流,本人对李源潮有了初步而间接的了解。
二、李源潮2012年之春讲“公道”:
2012年4月5日,李源潮在与全国新任组织部长座谈时讲道:组织部长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干部首先要公道。公道才能服众,才能出风清气正、出干部积极性、出群众满意度。识别人要公道,出于公心、实事求是。评价人要公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不以个人喜好定优劣。选拔人要公道,重用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责任、敢于改革创新,埋头苦干不搞歪门邪道的干部。处理人要公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对于李源潮讲“公道”,2012年4月6日,本人撰写、发布了《刘先明与李源潮关于评价人的讲法近一致》一文,文中指出:不论是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里,还是在企业里,公开场合下对人对事的评价,就是一种声音。高级领导或组织部门对一个敏感人物的公开评价,更是一种影响力大的声音。公道、准确的评价,是和谐之音;以个人好恶而进行的评价,必是偏离和谐之律、扰乱人们思想的杂音、噪音。李源潮讲“评价人要公道”,讲得及时,讲得好,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声音,是一种能消除一些杂音、噪音的声音。
三、刘先明把《重庆调查》寄给的李源潮:
2012年6月10日,本人在江西又讲完《精细化管理》课后,顺道专程到寻乌调查纪念馆参观,实地感受毛主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科学、著名论断的魅力,吸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华和营养。
6月11日,本人经广州白云机场中转,专程飞到重庆,旨在实地调查、了解重庆老百姓对一个人的评价和看法。
6月11—14日,在重庆,本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与不同职业和生活状况的重庆市民进行交流。
6月14日撰写、发布《<重庆调查>报中央》。6月15日,因又要在江西讲授《精细化管理》课,又在广州白云机场中转;在中转期间,在机场邮政所,以挂号的方式将《<重庆调查>报中央》打印稿寄往中共中央组织部李源潮。
现在,李源潮同志成为国家副主席了,李源潮讲“公道”的空间和机会更大了。
链接:
1、刘先明与李源潮关于评价人的讲法近一致
2、《重庆调查》报中央
3、《重庆调查》跨省寄报中组部李源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