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三国杀!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企业文化在公司内部能否真的深入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如何使企业文化不流于形式,不沦落成“昙花一现”的流行术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在企业做调研和咨询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相当粗浅的水平上,尚未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根本作用。
无论是如何成功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问题:如何在外部快速变化和内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这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关注点。哪些要素是必须保持的,哪些是必须摒弃的,哪些是必须提升的和补充的。比如,老员工在叙述什么,新员工在好奇什么,管理人员在教导什么,外聘人才在埋怨什么,都能从各个角度来帮我们验证企业文化的真确性。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如果让每个员工都感觉到,他的工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那么统一的价值观就形成了!一旦形成,这种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就能像小平理论一样,会改变企业的命运。前不久,谭小芳老师了解到,一家企业招了一名北大的学生,学社会学的。
因为一到企业就给他月薪6000元,所以他有一个困惑。他问经理,他说我师傅每个月只有2500元,我这个徒弟却拿6000元,他会不会恨我?经理告诉他,这在过去的企业的的确确是做不到的,但是现在企业可以做到。
为什么?谭老师(预定企业文化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表示因为有统一的价值观;因为不用这种方法就招不到北大、清华的高材生;因为员工认识到,虽然现在这些大学生的月工资值不了6000元,但是未来会值6万、60万、600万,6000万……对于这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谭小芳老师这样解释:我们每家都有小孩子,从来不干活,但是我们总是把最好的给他吃,因为小孩是我们家庭的希望,他们长大后肯定能成大业。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能渗入到员工的骨子中、血液里,以柔克刚,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确保企业产品与品牌、决策与执行、组织与管理良好运作,进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促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有人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您可不要以为这是热昏了的胡话。产品是那么样的容易被模仿,被超越。任何一个让您企业辉煌的产品,都不可能让您企业长久地成为行业市场上的领头羊。
一个事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其文化建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一个具有独特而优秀文化的活动场所,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则会精神萎顿,每况愈下。这是因为文化在事业的建设发展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谭老师表示它产生提炼出的特色文化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导向功能
凝聚形成的文化能对事业整体发展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如果活动中心长期形成的文化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社会需求正相吻合,且通过创新发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那么文化就会发挥其引领和指导作用。
2、凝聚功能
文化价值观被服务对象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约束功能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对全体员工和服务对象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有约束作用,能清楚地认识到事业发展和服务形式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明确的是非界限,才能保证事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企业文化为何老落不了地?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企业越大、越发展越需要企业文化。老板们也闷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写在手册里,大会小会的讲,也对员工培训,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都成了“口头文化”、“墙上文化”、“应付文化”。
谭老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抓住思想,要抓住价值观方面的东西,然后是通过行为来体现。国内有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咨询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做过企业的人:他们有的人,不过是多读了两本书,说起来是啥博士;有的,不过是在国外的咨询公司呆过两年,这样就都出来玩企业文化了,不把企业文化弄成一个概念才怪呢?
企业的文化建设并不是要抛弃掉企业原来的基础去嫁接一个优秀的文化,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要提炼出企业的优秀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属于企业自身的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我们只有真正将企业文化弄懂了,按照正确的路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才可能有基业长青的希望。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责任己经具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内涵,回顾蒙牛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发展,在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中,蒙牛捐助的牛奶使被困的群众备感温暖;在汉川地震中,蒙牛也有不凡的表现。
但是,这也只是企业社会责任最外化的表现,而之后发生的乳制品危机,就进一步的突显出企业对其最根本的社会责任的忽视。谭老师认为现在的企业责任有多方面的内涵,然而,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归纳成简洁的一句话,就是回归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