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济学


  在资产阶级的比较经济学中,庸俗的成份和比较合理的成份往往同时并存,既有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粉饰资本主义现状,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诋毁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但同时也有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成果。例如,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要加速本国的工业化,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是完全必要的,但有的国家在资本引进和技术引进方面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并以此提高了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平均收入水平,有的国家在这些方面不仅没有多大的成效,甚至反受其害。这就需要对资本和技术引进的条件、方式和国内吸收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而西方经济学家在这些比较研究中所提供的看法是可以借鉴的。再如,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不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根据他们的比较研究的结果,积累率的高低只不过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之一。对经济增长率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投资经济效果的大小和投资的构成情况。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表明,既有高积累率而低增长率的例证,也有稍低的积累率但经济持续而稳定增长的例证。由于不同国家在实践中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而比较经济学对此所进行的某些综合比较分析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