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使用货币贬值的政策来刺激经济是以邻为壑的政策,但是过度强调“货币战争”、甚至建议中国加入货币战,掺杂了过多的情绪化或民族化情节在其中,缺乏理性,更无意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中韩等亚洲国家真的加入货币战,反而会导致更复杂更不利的局面。
日元急跌某种程度上是对前期过于强势的回归
尽管刚经历了一波迅速贬值,如果时间维度略微拉长,就会看到日元汇率相对于其他货币并未明显贬值。如此这样说,并非是为当下日本安倍政府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说情或开脱,只是希望理性的分析和认识。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时,日元对美元汇率在105日元/美元左右。自1995年4月创出79.75日元/美元历史高点后,此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在100日元/美元以上,2008年3月中曾短暂突破100日元,一度接近95日元/美元。雷曼兄弟破产后,直到2012年中,日元汇率整体上是走强的。2010年10月底,曾试探上攻80日元/美元,离1995年4月时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后,日元迅速冲破此前的历史高点,创出了76.25日元/美元的新的高点,此后经过短暂调整,在2011年10月外汇市场盘中交易曾瞬间突破75日元/美元。之后,直到2012年11月初,日元对美元汇率基本上在75-80日元/美元的狭小区间内波动。就主要国际货币来看,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日元是少有的强势货币。对于日元的这种强势学术界(也包括部分市场机构)并不理解,因为日本的经济表现在危机期间并不明显的好于欧美,甚至更差。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震后重建也并没有像市场所预期的那样带来一波经济景气。
2012年11月16日,野田佳彦宣布解散众议院,日本开始大选。在此之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已决定再度出山参加竞选,并赢得了党内选举。在竞选活动中,安倍晋三多次指出日元汇率高估是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并表示重新当选首相后,将促使日元贬值以提振日本经济。由于日本自民党有望在大选中获胜,日元汇率开始走低。12月16日,安倍如期当选日本新一届首相,日元汇率加速贬值。到今年3月12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96日元/美元,相对于去年年中75日元/美元的水平,贬值超过28%,即使与去年日本大选启动时相比,也跌去了20%。不过,当前日元对美元汇率仍然高于危机前的水平。当然有很多机构预测,日元对美元汇率今年有望跌破100日元/美元。不过,进入2013年2月后,日元汇率出现明显的横盘迹象。
雷曼兄弟破产至今,美元指数绝大多数时间低于危机时的80,目前在82到83之间,与危机前水平相当。而欧元则基本上处于贬值状态。2008年7月,欧元对美元曾越过1.60美元/美元,创出了自诞生以来的最高点。雷曼兄弟破产时,欧元对美元汇率在1.43美元/欧元左右。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先是上涨,并在2月1日,一度向上突破1.37美元/欧元,但此后至今,呈现一路下跌走势,日前在1.28美元/欧元左右,远低于危机前水平。
就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来看,相对于2005年7月21日的7.3664元/100日元,截至日前的6.65元/100日元,人民币对日元升值幅度为10%,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29%(相对于2005年7月21日的8.11元/美元计算),日元并未明显贬值。实际上在2009年初到2012年底四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币对日元实际上处于贬值的状态,这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状态形成显着的对照。
日本经济衰退主因并非日元高汇率所致
安倍在竞选中提出的主要刺激政策就包括让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实际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衰退并非过去几年日元升值所致。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日本经济的实际表现并没有宏观数据所表现出的那么差。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经济指标除了GDP外,就是失业率。多年来,日本的失业率都维持在5%以下,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日本特有的用工制度有关,但是失业率没有明显的上升,恰恰说明了日本经济还是不错的。当前失业率仅为4.2%,在发达国家里面是非常低的。在劳动人口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再用GDP来衡量经济状况就不准确了。因为劳动是两大生产要素之一,在劳动生产率(TFP)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劳动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产出也就是GDP的萎缩。根据日本政府部门的统计,日本人口自2007年起连续下降,2011年日本的人口减少了20.4万人,达到自1947年开始跟踪以来人口减少的最高峰。到2011年底,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人口总数的23%,而15岁以下的儿童人数则下降到13%。
日本经济(以GDP衡量)衰退带有必然性,除了人口因素外,也与日本企业错失技术创新时机有关。本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引领了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日本则走在了后面。最近几年,韩国企业在家电、手机等日本传统优势领域全面超越日本企业,甚至在汽车方面与日企的差距也在大大收窄。曾经长期在家电领域称霸全球的日本三大家电生产商夏普、松下、索尼近年来纷纷出现巨额亏损,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上出现了失误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当然,不可能否认近年日元的走强对它们确实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劳动人口减少并且伴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失误,这才是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主因,如果单纯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不负责任的货币贬值政策,而不正视问题的根源,日本经济仍将会在原地打转,不可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日元急剧贬值未必利己,但一定损人
日本政府通过日元贬值来改变进出口,试图来拉动经济增长,不可否认对日本经济会有正面影响,但是因为不是对症下药,所以日元贬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长期以来的不景气问题,也就是说未必利己。但是,日元的急剧贬值一定损人。
首先,会打破亚洲各国之间的业已形成的贸易秩序,尤其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很脆弱的环境下,有可能使周边国家重新潜入困境。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经济体,以及与周边国家多年来形成的广泛而深入的经贸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日本可以说仍是亚洲经济的核心。因此,日元的急剧贬值必将抑制周边国家对日本的出口。这不能不说是以邻为壑的不道德的刺激经济手段。
其次,会造成周边国家持有的日本金融资产大幅缩水。亚洲金融危机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有意增加了外汇储备,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韩国、台湾、香港等经济体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作为经贸联系密切的缘故,最近几年它们都在增持日本国债等日本金融资产。据我本人观察,全球外汇储备中投资日元的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日元的急剧贬值必然导致这些国家外汇储备中的日元资产大幅缩水。
跟随贬值策略不可取
同样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QE3、QE4和欧洲中央银行的OMT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指责和引来“货币战争”的担忧,这是因为欧美的量化宽松并不直指本币汇率,而是通过维持低成本融资来刺激消费和投资,然而日本政府当下的政策却是直指汇率,希望通过日元的大幅贬值来刺激出口并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如果中韩等亚洲国家为了对冲日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也使各自货币跟随贬值,“货币战争”真的就要来了,必然引发一轮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大战,造成更多的动荡和不安,整个亚洲地区都可能陷入到混乱之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战场就可能从第二个主战场欧洲转移到第三个主战场亚洲,全球经济的复苏之旅将更渺茫和遥远。
跟随贬值策略绝不可取,但是也不能和不应放任日本政府人为地日元贬值政策。中国韩国应该通过双边和多边场合与日本协商、谈判,要日本清醒认识到操纵日元贬值的不利后果,帮助日本找出日本经济困境的根源,采取对症下药的正确措施,而不是动辄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
警惕日元人为贬值 但跟随贬值不可取
评论
编辑推荐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