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妆品财经在线新闻论中国新闻记者的道德修养


     从化妆品财经在线新闻论中国新闻记者的道德修养 

 

2013416日,化妆品报社旗下的化妆品财经在线的记者刘颖,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独家新闻的文章《中国奢侈品联合会被侵权发声明笔伐李鬼》。我们来看看整个文章的语句与逻辑的构成,完全是以国家政府机构的名誉在对事件的双方进行“所谓的裁决”,这不是一个新闻记者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该新闻对外宣称为中国新闻独家报道,将合法的在中国香港政府审批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以及中国电影意境股份集团(离岸公司)描写成“空壳公司”“山寨中国奢侈品联合会”;而把违法假冒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描写成合法机构。为什么说是假冒?记者曾经在201346-8号,在假冒者上海决策会议所办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的网站上看到了一则毁谤性的行政通告,其文件中所加盖的行政章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机关批准私自篆刻的。笔者判断假冒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辨别:

1:因为中国奢侈品联合会这样的协会机构审批在国内民政部是不可能得到批准的,得不到批准其要求篆刻行政印章就不会得到公安部门的审批。假冒者在文件中所用的行政章是仿造模仿一般性的中国企业行政章进行篆刻,所以依据法律与常识就可以确认为其伪造假冒;

2:如果是在中国香港注册的,那么假冒者的行政公章又不符合香港特区人民政府对行政公章的管理应用的要求与相关标准。所以完全可以确认为其假冒。应该正确的来讲,假冒企业上海决策会议私刻公章行骗属于刑事案件,中国奢侈品联合会长罗川告诉记者已经在准备向上海的管辖行政区提起诉讼。

 此篇文章的错误还不是在把真正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描写成山寨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更重要的是化妆品财经在线的记者刘颖通过新闻稿向社会公布,“上海决策奢侈品联合会”这个被全国所有主流新闻机构揭露批判,被成千上万的网友近20万多条信息指责的假冒机构,居然已经对正规的中国奢侈品联合会采取了法律手段进行了起诉,而且通过在法院公开判决,拿到了判决书已经在起诉中获胜,有判决文书的文号。我们回头再看新闻稿的原文:“CBO网讯(记者 刘颖)近日中国奢侈品联合会发表声明,称市场上出现“山寨中国奢侈品联合会”,已经采取法律手段起诉获胜,提醒会员单位和媒体不要上当受骗.....”,那么我们想请问通过法律手段起诉获胜,就应该在新闻稿件中写明,其消息来至于那一个法院的判决,原告被告的主体是谁?什么时候开的庭?我们想,就算你是一个真正记者也是不可能够代表法律的,你能够做的就是起一个三方的监督权利。

我们从此新闻稿的语句与文风来看,不具备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与水准,而且还不具备一个正常人的道德水准,空穴来风 ,睁着眼睛说瞎话,把根本上没有的事情说成有的事情,严重的误导了社会舆论对中国奢侈品联合会的认识与评价!

其实,如化妆品报社旗下的化妆品财经在线的记者刘颖这样的假新闻虽然还很多,但是我们还从来没有发现如此公然的是非都不分,故意的描写“新闻故事”。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对某一事件有争议的时候,不是主观的去下结论,而是出于公共道德与法制的需要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去展开议论,去伸张正义,去维护正义。一直以来,假冒中国奢侈品联合会的主办方—上海决策会议公司刻意在回避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向社会以及新闻界说明你到底有没有假冒刻公章,如果没有,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去起诉造谣者。笔者从此篇文章的视野与立场来看,估计与该报社在利益上有一定的关系。

      做新闻记者,在利益诱惑面前没有一点定力是不行的。记者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记者只有保持自身的“干净”,才能更好地“干事”,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鼓与呼,才能真正对党和人民负起责任。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社会生活的同流合污者,应该是社会正义的积极参与者。追求新闻真实,保持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之一

    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他们有各自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新闻记者作为一个职业人,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中是面临多种角色期待,也必须扮演多重的社会角色。但是正义与良知这个角色是全社会人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