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步盐官古镇


 

盐官古镇的镇门旁有两位老者坐在亭子旁,其中一位白发长鬓,一袭素色布衣,一眼望去自是古代老者,我见他坐在那里先后接待了两位现代青年与其合影,未见给钱,便上去搭讪:“合拍照片不收钱?!”“不收钱,我们这里一律不收钱。”一下子这个古镇给了我良好的印象。镇门门洞内有一位古代浓妆打扮的中年妇人正与进来的游客打招呼,我见与其合影的人也无需给钱。

进了镇门就看到一个旧戏台,上面正有一位古代少女连续往下抛绣球,因为她抛的绣球后面拖有一条带子,而带子的长度让绣球到达的高度正好是下面的人跳高所不能及的,因此总不可能有人能够获得绣球,这里就形成了一阵热闹,正在这时,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他刚一到,绣球就抛到了他的身上,他接过绣球,当然也就是抛绣球少女的夫婿了。接下来上演了一场古代婚庆,很有点味道。

看完这场很自然的演出之后,沿镇上宽阔的石砌街路逛市,街路两旁各式店铺林立,还有一些作坊,当面制作,立马出售。我对牛角制品很感兴趣,特别是牛角就在制作人的身旁地面上放着,他加工出来的牛角制品假不了了吧。妻拉了我一把,“又要上当了,你上的当还不多吗?!”把我拉走了。的确我在旅游中购买的牛角制品多为假的,上过很多次当,怪不得妻要拉我走开。可是也许这里是真的。只能吁叹: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时有还无。

盐官始建于西汉,因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在此设司盐之官而得名。在唐朝,盐官就以其发达的经济和盛行的宗教而名扬海内,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个繁荣县市之一。由于地处钱塘江入海口的咽喉,在钱塘江大桥通车前,此间一直是连接杭州湾两岸的交通孔道,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此地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风鼎盛。清朝时号称“江南第一世家” 的海宁陈家就出现了一门四阁老,六部七尚书,和300多位大小官员的奇迹。镇上现在被列为省、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十余处,可以购票进入参观。如果购联票,花一百元就可以全部观赏。

我特别注意了镇上一些字号的招牌,挺讲究,挺地道,书法涵带的古朴之风甚浓,内中布置也不是现在有些名气很响的古镇字号中肤浅的古朴。浓浓的古朴可以把人带到很远的以前,让人不禁思虑绵绵,浮想联翩,荡漾在神秘的不可琢磨中,其味隽永。有人称这古镇为袖珍式历史名城,确也很有道理,海神庙、镇海铁牛,汉白玉石狮、拱辰门、中山亭,大批明清建筑,还有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建筑,全是难得的珍宝。

盐官古镇离开上海120公里,距离杭州仅45公里。可以纳入这两座城市现在人们的活动半径中。在观潮盛季,这座古镇肯定是人流如川,我今天来是颇得其时,有一些游人,但不会拥挤,情趣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