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局: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序


  我是从何时开始致力于研究人口问题的?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起点。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计划生育”这回事,是在初中三年级。那一年是1981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化学这门课程,我们班的化学老师那时是27岁或28岁左右,英俊潇洒,讲课也非常生动。由于这位化学老师的缘故,我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班突然换了一位化学老师,新来的化学老师讲课枯燥乏味,使我对化学的兴趣大大减弱了。我和几位同学向班主任打听原来的化学老师到哪去了?班主任皱起眉头回答说:“中国人口太多了,他还要生两个孩子,所以被停职了。”

  

  此后半年我一直没再见过原来的化学老师。直到第二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也是我快要考高中的时候),我在校园的一颗大树下无意中见到了这位化学老师,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仅仅过了半年时间,他的外形就完成了从青年人到中年人的转变,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白头发,背也有些佝偻,完全没有了当初潇洒的形象。他也看见了我,他用一只手撑着大树,挤出笑容问我:“亚福,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我看着他,回答说:“我有信心考上重点高中。谢谢老师!”这时,另一位老师走过来对他说校长找他,于是他与我道别,跟着这位老师走进了校长室。

  

  初中毕业后,我也曾回过几次母校,但都没再见过他,不知他是否已被学校开除了?不知他是否被征收巨额的超生罚款?我想,假如没有计划生育,他将仍然是一位优秀的化学老师,并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那时我除了对化学感兴趣以外,我对地理学也很感兴趣,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所以,我一向不相信“中国贫穷是因为人口太多”之类的计生宣传。

  

  从那以后,我常常耳闻目睹这样一些事:某人因为超生,被罚得倾家荡产;某人因为超生,被关在“学习班”(实际上是黑牢)里;某人因为超生,被强迫结扎;某人因为计划外怀孕,被抓去强迫堕胎……可以说,莫言的《蛙》中描写的很多计生事件,我都耳闻目睹过。这些事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就有一股力量驱动我去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

  

  早在读中学时,我就喜欢去本市图书馆,我的阅读兴趣很广泛,如果看见有关于人口问题的书籍或文章,我也会特别留意,零零碎碎学了不少人口学的知识。参加工作后,我在业余时间也写一些短文向报刊投稿(其中包括一些有关人口问题的短文),不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投稿命中率很低。例如,2000年,《杂文选刊》杂志举办“百字杂文”征文活动,我投了几篇稿,其中有一篇题为《7%与70%》的短文发表在2001年第1期《杂文选刊》上,全文如下:“经常看到国内报刊社论说: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伟大成就。然而,社论似乎忘记了,中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而美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不但养活了全国人口,还有大量农产品出口,而美国人不但不讲什么‘伟大成就’,反而常谈到美国的‘农业危机’(农产品过剩的危机)。”

  

  2003年下半年,我开始比较有系统地研究人口问题,并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有关人口问题的贴子。例如,2003年11月13日,我在人民网深水区发了一个贴子《中国人口的相对量在减少》。

  

  2004年,我写了几十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系列文章《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可以说,这个系列基本上概括了我的早期人口观点。这些文章最先发在人民网深水区,然后被网友们转贴到各大论坛,引起了广大网民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激烈争论。此外,我在2004年11月25日发在人民网深水区的文章《“中国人口太多”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5年9月20日《青年时讯》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人口太多”是一个流行的谬论》,作者署名“群言”,其实就是摘抄了我那篇文章的内容。

  

  2004年12月21日《新快报》“布一专栏”刊登了一篇题为《从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质疑说开》的文章说:“年度交替之际,虽说离春节尚早,却已见有媒体开始作春运报道。作为呈季节性的有关中国人口的问题,便将又一度摆上中国的政治经济桌面。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这个必然表现为量化意义的人的问题再次困扰整个社会之前,我们却已陷于关于这个问题的另一种困惑之中---不知此究竟是否来自中国思想界的一次酝酿已久的反思,还是仅仅来自一个叫何亚福的人的突发其想,总之,当见到网上连篇累牍地出现质疑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文章时,至少作为读者之一的笔者由此感到了一种困惑---中国诸多问题难道不与人口数量过多有关吗?”这篇文章介绍了我的一些人口观点。

  

  2006年12月,《领导者》杂志发表我的文章《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全文约一万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看法。

  

  2009年3月6日,我向人民网E两会提交了第2193号提案《“计划生育”应转变为“家庭计划”》,这个提案是2009年E两会由人民网版主递交的唯一人口提案。

  

  2010年3月3日,我向人民网E两会提交了第4351号提案《计划生育转变为自主生育的建议》,这个提案入选2010年E两会“十大牛案”候选名单,在网民投票评选中,这个提案的关注度名列第二,支持度名列第一。

  

  从2003年下半年到现在,将近十年来,我写了700多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总字数约有100万字),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科学报》、《领导者》、《人力资源》、《南风窗》等报刊上。从2005年起,我先后在博客中国、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网站开博客。现在我的网易博客访问量超过1400万,凤凰博客访问量超过1100万。

  

  近年来,陆续有很多网友建议我把文章整理成一本书出版,并说出书后,他们会踊跃购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系统地整理我的文章。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的文章很多,内容很庞杂(虽然是以人口问题为中心,但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不知从何下手整理,而且我的本职工作比较忙,业余时间还要更新博客,没有多少时间整理书稿。

  

  进入2013年后,我想,我在网上发表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已将近十年,该出一本书了。因此,我决定把我的文章删繁就简,整理成一本书,希望本书能对人们了解中国人口问题、反思中国人口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需要说明一点:本书是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通俗讲解,属于杂文或时评的风格,而不是学术论文的风格。因此,本书的一些论述可能不是很严谨,但可以说,本书的很多观点都是我长期研究人口问题的独创性观点,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甚至能扭转一些人的人口观念。近年来,陆续有网友发邮件告诉我,他们看了我的文章后,才改变了原先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