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严复“四论”惊天下
严孝潜
1895年1月15日,严复给四弟观谰写信。告以:“兄北洋当差,味同嚼蜡。张香帅(张之洞)于兄颇有知已之言,近想舍北就南,冀或乘时建树耳。然须明年方可举动也。此语吾弟心中藏之,不必告人,或致招谣之谤也。”
1895年,严复在甲午战争震荡之下,怀着激愤的心情,发表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封建制度,批判传统观念,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呼唤救国维新,改造社会。严璩在《候官严先生年谱》中写道:“乙未(1895年)府君四十三岁。……是年复有《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诸文,均刊于天津之《直报》。”《直报》是1895年德国人汉纳根在天津创办的中文报纸。
严复在2月4日和5日的天津《直报》上,发表了第一篇重要论文《论世变之亟》。这是一篇批判顽固派,呼唤救国、维新和向西方学习的战斗文章,对当时的思想界起着积极的启蒙作用,突出强调了接着当前形势的严峻与维新变法的迫切。
1895年2月13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议和。诏王文韶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1895年2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严复接著在3月4日至9日,发表了《原强》,3月29日又发表《原强续篇》。他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观点,指出世间万物均在“争自存”,“弱者当为强肉,愚者当为智役焉”。而欲“争自存”,则必须治本,即“开民智、强民力、新民德”,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及今而图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也”。他反对对日议和而主张与其作持久战。
严复本来也想在天津水师学堂作出一番建树来。但是在李鸿章洋务派官僚的控制下,严复又无法施展才华。这使他加深了对洋务派的矛盾。早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国惨败之后,严复就对李鸿章洋务派的所谓“新政”不满,甚至在言论中也开始对洋务派进行抨击。甲午海战时,李鸿章命令军舰不抵抗,躲藏在威海卫内港,还美其名曰:“猛虎深山”政策,结果整个北洋舰队就在威海卫港全军复没,惨遭失败。去年严复只是在给陈宝琛的个人信件中,表达了对李鸿章的看法,没有在社会上公开。这次在《原强》中,严复公开在报纸上直接抨击李鸿章的不抵抗政策:“猛虎深山,徒虚论耳。”实际上严复是通过李鸿章这个人,观察到清朝官僚政权腐败的实质。有一次,李鸿章的一个儿子杀死仆人,李鸿章竟花了二十万缗买通关节。结果他的儿子就逍遥法外了。这样黑暗的官僚政治,在严复的另一封致陈宝琛的信稿中愤然提到:“合肥第二子,于前年鞭杀其仆,事颇喧哄。以二十万缗谄其家,事始寝。钱有耳,可使鬼,岂虚论哉。”
严复的第三篇战斗文章《辟韩》,发表于3月13日和14日。这是一篇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它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对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对封建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驳,如巨石投水引起了轩然大波,让封建卫道者们惊恐莫名,也引起了社会上层分子的震动。有位叫周同愈的人,写信给严复,谴责他的《辟韩》,严复回信给予驳斥。与封建卫道者截然不同的是,维新志士深为这篇文章拍手称快。
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严复在5月1日至5月8日间,又陆续在《直报》上发表《救亡决论》一文,这是清政府在4月17日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将丧失大片领土和巨额赔款,权益损失之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的情况下,严复怀着极大的愤慨,出于爱国激情撰写了《救亡决论》,大声疾呼“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指出了要变法必须大力提倡新学,必须废除八股为代表的旧学,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性。
《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章的发表,透露了严复爱国的炽烈、救亡保种的热诚,显示了他超人的见识及不凡才华。系列议论的问世,俗世为之震惊,严复的名字开始为人所知,他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1895年10月,北洋水师学堂第五届驾驶班学员毕业,共有十八名毕业生。其中张寿春,字伯苓,天津人,曾亲历中日甲午海战,后立志教育救国,在天津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女中。曾任国民参政员和参政会副议长,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
在本届毕业生中,还有一个叫严培南(君潜)的,他是严复的族侄,小时在福建老家,严复见他聪敏,就带他出来在北洋水师学堂就读。1895年第五届驾驶班毕业后,1896年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时,推荐严君潜当常驻教习。1900年7月因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随严复南下上海避难。1902年1月,北京五城学堂成立,林纾为汉文总教习,王劭廉为西文总教习,严君潜任分教习。在这期间,林纾与严培南、严璩合作翻译了《伊索寓言》。
严培南有三女一子,1912年长女严倚云出生,在这之前他曾有五个孩子但都夭折了。有鉴于此,当时严复长子严璩,年近四十依然无子女,严复遂提议让严倚云过继给了严璩,成为严复的长孙女。
1895年11月2日,严复率驾驶洋教习麦赖斯、管轮洋教习霍克尔拜会了新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
1895年11月11日,水师学堂举行年例考课。王文韶“辰正前往……学生六十人,文字技艺均有可观,司道咸集,即留午膳”。
1895年11月15日,严复率英国前水师官登禄(此次年例考课邀来襄校)拜会王文韶。
1895年底前后,吕增祥从日本卸任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