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按转让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政府此举被看做是维护自身和房地产商们的利益,用这种手段来减缓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速度(被美国人资本抽血),表面上是在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实质是在救市。
首先看下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个政策,买第二套房产的人已经不是刚需一族了,基本抱着投资甚至投机的想法去买房,所以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基本没什么意义,实际对购买过程影响不大,因为普通老百姓经过努力很长时间才能买下动辄上百万人民币一套的房子,实际拥有多套房产的人还用得着去贷款买房?“房X”的出现就一个例子,否则个人十几套、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房产哪里来?从“房叔”到“房婶”,从“房姐”到“房祖宗”,如今又来了个“房顶洞人”。过去的2012年,有关“房子”的话题持续不断,进入2013年,街头巷尾依然是谈“房”兴浓,乐此不疲。一方面是“刚需”们举着票子望着日益高涨的房价望洋兴叹,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上对“房X”们骂声一片。
其次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按转让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更是闻所未闻,政府已经达到巧立名目增加税收的地步了。二手房本来因为其价格便宜、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受到民众的青睐,可现在要征收房主卖房利润的20%作为税收,房主肯定不愿意势必将其转嫁到买房者的身上,于是推动了二手房价格的上涨。此招目地实际上为了盘活新房市场,将购买二手房的人们视线转移到新房市场,不然那么多新房囤积如何去消化,所以也会带动新房市场价格上涨。
不问责土地挂牌出让的政府部门,不打击恶性屯地、屯房的人,只是简单的设置一道道税务杠杆是解决不了任何老百姓最关心的实质问题地。物以稀为贵,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房子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任意买卖交易的商品,按照经济规律,商品的流通速度越快、供应渠道越多,商品的价格会越低。无论增加贷款比例还是征收交易税,都是在堵塞商品的供应渠道,商品供应越少竞争越少,价格就越高。要想使房子价格下降,应该从土地挂牌出让降低楼面价格以及迫使迫囤积的大量房产在市场交易来着手。这样才是真正为民着想,而不是变相推高房价,造成房子流通更困难,房地产泡沫不断发酵。当然这又涉及某些部门和某些群体的根本利益,使他们难以决断.......
楼市变相救市的本质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