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的开源与节流


  我国部分县域由于地处偏僻,经济不够发达,所以财力相对有限。与此同时,我国县级财政又存在事权不对等现象,如工业化、信息化、解决三农问题等都是县级政府的职责,但是县级政府财税收入相对有限,从而导致部分县在发展资金上捉襟见肘,甚至无法保障基本支出需求。在这种情形下,确有必要如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所说的,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通过适当提高县级财政增值税分成比例,以及实施消费税共享等政策,增强县级政府财力。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县有足够的财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更好地为本地民众服务。

  与此同时也须看到,当前部分县尽管财力薄弱,有些县财力甚至难以保障基本支出需求,有些部门却还存在着机构膨胀与冗员严重现象。所以,在增强县级财力的同时,相关县还有必要大力精简机构、合理确定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资金支出。

  无论是对于财力雄厚县还是财力薄弱县来说,节约都应当是永恒的主题。应通过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实行财政支出绩效问责,以及强化县人大对于财政预算的监管力度等途径,进一步约束政府的用钱行为。如此开源与节流并举,才会真正有利于减少部分县财力不能保障基本支出需求现象,节约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公共事业与改善民生福祉,并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