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


 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和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市局“精细化管理、品牌化建设”年主题的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食品质量监管,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以保障全县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为宗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建立并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保障制度

结合“一单通”的使用,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流通环节食品相关市场主体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川工商办〔2010137号),要求流通环节所有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召回制度和经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进口商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食品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食品经营者、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分别以销货或者进货的时间顺序建立台账;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建立《入场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台账。该项工作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点进行考评。各所要探索和建立对食品相关市场主体落实食品电子台账。

二、进一步深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1、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各所要结合农村食品市场特点,继续以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旅游景点为重点区域,以集贸市场为重点场所,以农村商场、超市、小摊点、小食杂店为重点单位,以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和农村地方特色食品为重点品种,集中整治销售假冒、仿冒和“山寨”食品等违法行为。大力推行“一车一单一签”农村食品配送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连锁配送和送货下乡经营食品行为,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

2、深入开展乳制品市场专项执法行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有关乳制品的政策法规和省局、市局有关通知精神,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层层落实监管任务和责任,强化监管执法和检查落实工作。要在严格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严格质量监管与抽样检验和严格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下功夫,尤其对问题乳粉的彻底清查、清缴、销毁、案件查办和责任追究要落实到位,务求干净彻底,切实保障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消费安全

3、深入开展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地沟油”等专项执法行动。各所要按照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公布的非食用物质和添加剂的品种名单,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营者,深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执法检查行动。要加强对腌卤、水发等散装食品的质量监管和抽样工作,依法严查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违法销售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经销不合格食用油的行为,切实维护流通环节食用油市场秩序。

4、深入开展对重点食品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行动。继续突出市场消费量大、消费者申诉举报多以及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尤其要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食杂店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加大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监管力度,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1、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切实规范证照核发行为。各所要严把食品市场主体资格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核发行为。要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注册登记中对食品的特别标注,对乳制品等经营者分类列项管理,并分级分层对本辖区食品经营各类市场主体及市场开办者及其相关内容纳入经济户口管理,进行动态分类监管。要为省局整合系统内信息平台及其各种信息资源创造条件,逐步实现食品经济户口、食品质量监管、案件查办和信用分类监管及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对非涉密的内容通过信息化网络向社会公开,既方便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查询,又有利于社会监督,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2、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切实规范食品抽样检验行为。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严把食品进货关。切实加强对食品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的监督检查。要制定食品抽样检验具体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总局《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和省局《四川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规程》、《四川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公布办法》之规定,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切实做到程序合法、行为规范。对经过抽样检验依法确认的不合格食品和市场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要依法查处,监督经营者及时下架退市。同时,要加强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运用,结合食品质量监管和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管理信息库,进行综合研究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职能部门

要把快速检测作为监管执法现场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各所要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设备,每台快检设备每月快检不得少于20个批次;

 3加强食品市场巡查,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监督检查行为。各所要强化食品市场巡查和检查,特别要将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划分责任区,分片分段逐户落实到岗、到人。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责任明晰、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要将日常巡查监管的内容以列表的形式进行细化,建立健全基层工商所食品市场巡查规范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要让所有的监管人员明确监管什么、如何有效监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应当怎样更好地服务和有效管理经营者。进一步将食品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分类监管等结合起来,加强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记录与信用体系建设,将巡查记录纳入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信用分类管理体系,并加强对监管数据的统计和综合分析,切实提高监管执法和市场巡查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四、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十百千”示范工程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注重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培育和发展,鼓励大型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在乡村建立食品店或连锁经营店,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范围。要严格示范店的创建标准,做好示范店的创建和复审工作,对不符合“示范店”条件的,按程序撤销其“示范店”资格,真正发挥示范店的模范带动作用。

五、适时推进食品经营证照审核一体化工作机制

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印发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食品流通许可核发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主体资格管理,确保食品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重点加强对乳制品经营者主体资格的清理,经营乳制品的食品流通许可要按照“川工商巴办〔2010149号”文件要求办理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启动许可软件程序基础上适时开展乳制品食品流通可单独类别的核定工作,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证照审核一体化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流通环节食品证照信息与食品经济户口、食品质量监管、案件查办和信用分类监管等信息库的互联互通。

六、发挥抽样检验职能,加大商品质量案件查处力度

在大力推行食品经营者自检、市场相关方送检、工商部门抽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各所要在周末和节日前加大对集贸市场、校园周边、农村结合部食品经营店的食品快检。根据市局年度抽样检验安排计划,重点加强乳制品中的婴幼儿奶粉等食品抽样检验,做好抽样送检的后处理工作。各所要对城乡结合部、商品集散地等制假窝点多、售假问题多的重点地区集中开展整治,加强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市场、商场和超市等场所的监管,重点检查商品的商标标识、包装、装潢、产地、厂名厂址、名优标志、认证标志等,发现经销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依法查办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大案要案,切实维护商品市场秩序。

七、搞好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试点摸底工作

今年省局把巴中市工商局作为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先行试点单位,我局通过推广使用“一单通”,部分经营企业通过使用电子式证明单对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各所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规、政策和使用食品电子监管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批带零、以城代乡”的工作方法,全力做好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试点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