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喜来登酒店大堂候齐时,李总问我:怎么看现在不少公司,极“喜欢”定一些超限指标,持续给大家压力,但是对员工的感觉关注不多。
我讲了我的看法:包括企业家和打工者纷纷认为现在是经济转型期,转型期间由于变动多、变动的幅度大,机会自然就多;于是那些行动快速,敢想敢做的企业和个人抓住机会的可能性会大。接下来就是用高任务和高激励来拉动员工和企业跨跃式前行,自然而然地对于员工的感觉关注度不够。
外部环境不支持企业关注员工,企业发展的实证也表明了这点。在这轮经济大潮中快速发展的明星企业多是类似准军事化管理、强化执行力的,学习和模仿成功者无可厚非。
不过以我的判断,在未来一些年里,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企业和个人的心态都会有所缓和,大家就有了闲暇时间相互关注和关心,相信企业和员工的关心会更加温馨和默契。
过劳
最近消息称,中国已经超过了日子,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过劳死大国。就在201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再有就是中国在几年前就是世界上平均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而之前平均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美国,这其中是否内在的关联吗?
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所有的成果都有代价。美国还是可以印制美元,享受着巨额的造币税呢,而其他国家只能靠劳动了。
过劳死除了工作强度大之外,身体状态变差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人平均体质在近年来持续下降,比如昨天开幕的北京百队杯(北京举办了30年了少儿足球比赛)比赛是450支球队参赛,在97年的时候超过2000支,现在不少操场都被拿去盖楼了。看一下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能够坚持续有规律地锻炼身体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
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较弱的身体,过劳死也就不奇怪了。
幸福
彭凯平老师讲: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觉,他直指去年某电视台上街询问路人是否幸福,简直是莫名其妙。
GDP增加了数倍,收入提高了若干,饮食也从温饱转到了精致,但不少人仍然没有感觉到幸福。这里面除了需求的不断提升之外,所有这此变化都牺牲了若干的东西,品质显得不够高。
期待不再有那么大的压力,能够人们过上悠闲的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