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周评——A股奠定转向基础(8月18日)


       从周线上看K线,阳线组合并逐级拔高,多方信心来得明确。

       笔者最近一次文章指出,当期的股市博弈,是看主力脸色博弈的,大型机构之间的搏杀,不为价格波差,而是筹码转换。并进而提出《量能定乾坤》的观点。3周来的表现,也确实反应在量能的反复上。而上周更是上演大机构大演“喜剧之王”股市版,光大证券上演黑天鹅?是意外,还是蓄谋?如果是意外,不是蓄谋,为何需要将市场行为定义为赔偿性事件?

       市场资金博弈,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多方,一是空方。光大的大拉行为,只是一个多头动作,造成空头在期指上的爆仓,不是光大的错。空头,可以放量回补,不是最后也可以获利颇丰?

      如果从周五收盘看,光大行动,或许自己并非是受益者。这些非市场行为的吵闹,实在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可笑可悲的一面。股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对赌。股指多空上的互博,不存在问责问题。倒是股市现货上,光大行为是否存在操作市场的问题,如果不是操作问题,光大何责之有?其问题,只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问题,被放之于整体市场上去,可见中国资本市场管制弊病之深。股市的市场化,任重道远。

      回到技术面,见筹码移动图:

      

       我们看短期量的变化。单周量始终在中期和长期量之间运动并不断向上扩展。而中期和长期均衡向上的迹象可循。这反应出筹码量上在中长方向上的不断堆积。而价格呢?运行在低位区间,并有逐渐上走的趋向。

      量为价之先。也正是这个运行状况,笔者一直强调,在当前一段时期,不要丢弃筹码。目前,依然维持这个观点。短期的被套,仅仅是一个较低的时间成本问题,不是利润问题。这个根本方向要看住。

      这是技术上的状况。低位,放量,奠定上行的基础。

      基本面上,国际上,美国和欧洲经济向好预期强烈。就业指数不断改善,量化宽松政策改变预期较强。经济复苏能力的增强,自然为股市上行奠定基础。国内方面,积极因素较多。改革热情不断升温加码,改革红利预期自然强烈,这些都是推升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础。外贸数据上的积极信号,也回应着国际空头主义的疯狂肆虐不可持续。以扶持私人资本的税收减免政策,以扶持消费产业的营该增政策,这些都是重要的实体经济改革举措。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预期,已经没有理由将中国经济归类到不可救药之崩溃境地,空头主义们的幻想,如果不加以改变,在市场中不断上演上周五的爆仓角色,将是命定的。

      从中国最具产能杀伤力的钢铁价格看,短短几周,已经不断走高200多元。这些信号,反应着中国制造业危局在不断化解之中。当然,最终的化解,还得看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产能淘汰力度。总之,下半年的股市,大方向转向向上的基本面基础和技术面基础已经奠定。中期底很铁,不是一个需要质疑的结论。

      坚定持筹,等待利润实现,再考虑波浪操作时机问题。这是一个暂时不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