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与市场经济学并列的第二种经济学 ——后市场经济学导论


 市场经济的升级版——后市场经济(2)

——对中国后市场化改革的100条初步建议(草稿)

东方金融

 

创立与市场经济学并列的第二种经济学

——后市场经济学导论(1)

 

1.1 利用社会过剩资源,消解金融经济危机,实现持续和平发展

——创立后市场经济学的宗旨

摆脱世界金融危机折磨的一种出路是在坚持和维系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嫁接和利用市场过剩资源消解市场经济缺陷的过剩经济,形成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经济与消解市场缺陷的过剩经济两个国民经济体系平行运行的后市场经济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升级版,以可持续、可和平为特征的后市场经济方向发展。

——创立后市场经济学首先是肯定和坚持市场经济,而不是否定和取代市场经济。是在坚持和维系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嫁接和利用社会过剩资源的第二国民经济体系——过剩经济,将市场经济从市场经济单一体系运行,升级为市场经济和过剩经济双体系运行,市场经济和过剩经济有机嫁接形成市场经济的升级版——后市场经济。

——创立后市场经济学的直接原因和第一目标是消解目前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逐步实现创造财富与消解缺陷之间的均衡,在逐步消解经济和金融的破坏性波动的同时,努力适应以至充分发挥经济及金融波动对竞争的激励作用,不断释放科技、教育、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导作用,而不是使用非经济方法简单地削弱或者取缔金融经济危机。

——创立后市场经济学的终极目标还有两个:

一个是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最终实现人类发展千年目标和低碳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地球自然消纳能力之间的平衡,在不断发现和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人类环境,而不是以过度开发,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实现的急功近利的、得不偿失的经济增长。

另一个是逐步建立可和平发展的经济模式,最终避免核威胁。在不影响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激励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个国家内,一个国家集团内和世界范围内的过剩资源公平分配体系,逐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不断削减战争和恐怖主义的经济根源,逐步建立企业之间,国家之间既充分竞争又可以共赢的新的经济模式和经济格局,形成最终消灭战争,实现人类和平的经济制度基础,使跨国公司和经济大国不通过掠夺和战争也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创立后市场经济学的最终产品之一是为市场经济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可以操作的部分补充性的建议。

——创立过剩经济学只是消解金融经济危机的一种方法,然而,化解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并不是,也绝不仅仅是过剩经济学一种方法。

 

1.2 创立与市场经济并列的第二国民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和过剩经济、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创立过剩经济学的最终产品是创立第二种国民经济体系——过剩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有从实际经济生活中提炼的经济理论,包括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假设,公理和定理,模型,有完整的经济制度和产业集群,包括货币和财政制度,有与市场经济嫁接的合乎经济规律的结合通道和防火墙,有消解金融经济危机和市场缺陷的合理资源和市场。

——创立后市场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升华。市场经济只有一组假定,一种理论和一种经济体系,后市场经济有多组假定,多种理论和多种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受一组假定一种理论局限,创造了财富,却无法化解市场缺陷,后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之外,设计了专门化解市场缺陷的多组假定和多种理论,可以形成多组化解市场缺陷的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主体,过剩经济是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配套经济,不能取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特别是私人财富,同时积累次生的过剩资源;过剩经济以市场缺陷为资源和市场,形成过剩经济体系,在消解市场经济缺陷的过程中,创造财富,特别是创造了日益丰富的公共财富,同时拉动私人产品的发展。

——过剩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补共济的关系。没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缺陷,过剩经济就没有资源也没有市场;嫁接了市场经济,过剩经济才有了用武之地。没有过剩经济,市场经济由于其缺陷的恶性发展,有可能崩溃。西方部分专家就把金融经济危机称为金融癌症和经济艾滋病。嫁接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有可能不断向持续和平的后市场经济方向发展。

 

1.3 世界货币财政制度和世界公共产品生产体系的诞生

——市场经济升级将形成的世界过剩经济

    ——世界经济整体资源过剩,为建立无国界的世界过剩经济准备了条件。

——世界过剩经济为发达国家和世界最后消解金融危机和市场缺陷准备了条件。

   此次滞涨危机久治不愈证明了降低利息,增发货币和削减财政救市的无效性和有害性。有效消解滞涨的凯恩斯主义半途而废,是由于缺少利用过剩资源的财政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新的财政货币制度——格赛尔设计的,发行政府基金和政府票据,发展公共产品,具有消解滞涨的可行性。

(见薛克俭“论欧盟发行政府票据消解滞涨的可行性”《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第8

——创立世界货币财政制度和世界公共产品生产体系。

 

1.4 创立与市场经济学并列的第二种经济学

——后市场经济学的假定和定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假定是资源稀缺和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学是人们高效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市场经济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日益庞大的次生的过剩资源,包括过剩的资金,过剩的产品,过剩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劳动力等等。

市场经济不能使过剩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按照资源稀缺假说设计的市场经济,只会高效率利用稀缺资源,不会利用过剩资源。刻薄地说,过剩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包袱,只能降价处理,一元钱就可以买一个企业,然后让社会资源重新回到稀缺状态,再按资源稀缺假定,开始新的市场经济循环。其实,在社会还有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以降价或者破产的方式处理过剩资源是不对的。

过剩经济作为利用过剩资源消解市场缺陷的学问,其第一个基本假定是资源过剩,而不是市场经济的资源稀缺。在社会还有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过剩经济需要研究如何将过剩资源与社会潜在需求进行嫁接,而不是简单地降价处理以至破产。

目前,社会存在的大量潜在的需求是公共需求,特别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教育、基本住房、基本就业等。这些有关民生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些不断增长的庞大需求,具有拉动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但是,这些刚性需求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需要消耗不断增长的巨大的财政资金。在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假定条件下,过剩资源作为市场经济创造的非常宝贵的社会财富,由于没有可以补偿投入的经济效益,不可能直接为公共需求所用。

过剩经济的第二个基本假定就是理性社会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由于假定资源稀缺和理性经济人,满足公共产品需求只能通过强制税收集中资金。过剩经济理论要利用过剩资源为公共需求所用,就不能继续沿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过剩资源作为市场经济创造的社会资源,理性和睿智的假定当然是理性社会人,即公平、公正、公开分配这些过剩资源,满足社会的公共产品需求。既然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可以无偿强制征集税收,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社会的过剩资源呢?

——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及后市场经济所依托的既定的基础: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资源稀缺和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学的定义:管理自己稀缺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学。

——寄生的过剩经济与其寄主——市场经济对应:过剩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资源过剩和理性社会人。过剩经济学的定义:管理社会过剩资源,消解市场缺陷的经济学。

——后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和过剩经济的共同体:后市场经济有两类多组假定:第一类是创造财富的假定:资源稀缺和理性经济人,第二类是消解市场缺陷的多组假定,其中一组是资源过剩和理性社会人。后市场经济学的定义:管理稀缺资源,创造财富同时消解市场缺陷的经济学。

后市场经济学包括一主多副多个经济学分支,一主是市场经济学,过剩经济学为辅助经济学,包括多组假定和多种经济学,资源过剩和理性社会人对应的是公共经济学。

在没有推出其他假定的过剩经济学分支之前,可以把公共经济学等同于过剩经济学。由此,也可以认为,目前的后市场经济学具有两大分支:市场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