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学培训(6):技术以合用为宜


暑期教学培训(6):

技术以合用为宜

 这次教学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普及和提高信息化及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教育技术。用吴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塑造合格的“数字教师”。就这样一个培训目标而言,我一开始就有些畏难。毕竟年纪大了,要学一项新的技术已经力不从心,尤其是在自己陌生的领域,又是在自己很不认同的观念之下。

 正式进入学习过程才知道,被作为要求的那些教育技术其实是并不那么高深,也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比如将超星图书馆的影印文件转化为文字格式,这个技术我在十多年前就掌握了。只是后来没用,也就慢慢忘了。如果现在要用,也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学会。还有在课件中插入图片、音频及视频,包括对图片、声音及视屏文件进行处理,其实也不是很困难的技术。说实在话,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傻瓜化,越是有用的技术就越是简单越是傻瓜。只要有用,就一定能很快学会。当然,一旦不用,就会逐渐遗忘。这叫做“干中学”,“歇中忘”。想不到被我视为畏途的教育技术学习竟然是一件相对轻松而愉快的事情。我在家里被叫做“技术盲”,学习起来也没有觉得很困难很痛苦,有时候还觉得很愉快。那几节课的学习时间过得很快。当然,我相信,我在短时间内学到的那些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因为那些东西在我的教学中很少用得到。

对我的经济学说史教学而言,我甚至认为PPT都是多余的。只是因为懒得板书才用了PPT,而PPT的应用,会严重破坏课堂交流,大大影响教学质量,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我的课堂教学而言,“不得已”使用了PPT,就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花哨。我们有的老师喜欢炫耀自己的技术,将课件制作得很华美甚至很花哨,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好。技术应该以合用合宜。过于丰富甚至高级的技术,过于华美甚至奢侈得花哨的技术呈现,只会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应该注意的教学内容转移到不应该注意的技术表现形式上,其结果是本末倒置。按照培训目标的某些要求,似乎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刀切的必不可少。这可能有些不切实际。讲信息技术的老师们都讲到,就教学过程而言,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技术多用或少用,简单或者复杂并不重要。就大多数课程而言,只需要简单的技术。而且,他们经常使用的,也是简单的技术;复杂的技术,往往是现学现用。

 那段时间正好李老师从英国访学归来。她说英国大学教学甚至比我们更加传统,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少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说到具体的课件制作尤其是图片、音频及视屏的应用时,李老师说,在英国是不可能在互联网上看免费电影,听免费音乐的,下载图片、音频和视频也要付费。于是我想,我们之所以能够提倡使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一个条件是由于对知识产权的忽视使我们可以大量获得免费资源。其核心还是体现我们根深蒂固的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但是,即使互联网资源是免费的,包括很多用于加工处理互联网资源的工具也是免费的,我们也要从自身需要出发来处理问题。不能因为人民公社大食堂的饭菜免费,我们就胡吃海喝将自己撑死吧!

20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