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牌营销(2)


很不幸,中国企业9成以上都误解了品牌营销。

还是用上次求职过程的案例来说明一下。

一次,去某高端大米品牌公司应聘策划。该公司位于琶洲某高级写字楼里面。应约而至,在客厅的沙发等了将近40分钟。一负责招聘的hr主管姗姗来迟。交谈过程,这位hr侃侃而谈。从品牌到渠道再到营销,一副专家的气派。问了几个问题,讲了几个事情,然后说要看看总监有没空。旋即,说没空下次再约。

这就是中国的企业。作为一个面试者,整个过程,让人失望之极,没有一点点好感;作为一个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毫无好感,甚至讨厌。当然,有人会说,这个结论,有带主观的因素。

好吧。逐一分析一下。

1.按面试邮件上的时间准时到,结果是hr邮件写错了,他们在午休。结果就让人等了这么久。可见,这家公司没有人情味,自私,傲慢。

2.整个面试过程,一个杯水都没有倒。要么是hr主管无知,要么是这家公司运营出了问题,水都买不起了。

以上是基本的礼节。在过去的企业文化来讲。但是结合舒尔茨先生的整合营销,以及新形势下的品牌营销,其实,以上的环节就是企业品牌营销的过程。哲学上讲,内因决定外因。企业内部文化决定着外部营销。

同时,招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要向企业营销,企业同时也要向求职者营销。这就是最新的泛营销的品牌营销思想。

在以谈话内容作为案例来分析。

1,该公司花巨额赞助费,赞助大学校园活动,并把此举看成是公司重大的营销节点,举全力而投入。这位hr还洋洋得意,以为公司策划了一个非常牛x的营销。可惜的是大学生根本不是目标客群。这种没有目的的营销,简直是自戕。高端大米,不是运动服饰品牌。大学生根本不会转化成购买者。

2,谈话过程所问的几个问题之一,是对渠道有什么创新。这个问题,简直是胡扯。有好的创新业不会告诉你,这是想剽窃创意吗?更何况,渠道是和企业的战略同步的,一个刚刚接触不就的外人,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有渠道创新的想法。要么是这位hr之前接触的都是天才,要么是这位hr本身就是天才,是营销的天才。在当今,渠道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在于选择什么最优的渠道,在于维护,而不在于创新。所有的渠道都是现成的,关键看领导怎么选择。

3,包装的老土。据了解,该公司的产品设计是内部设计师设计的。在总监的指导之下,终于做出了样品,结果是,不就就离职了。当这位hr拿出来,给我看时,我下了一跳。不要说买50元一斤,就是10块一斤,我也不会买。从包装就可以看出,该公司对产品没有一个系统的包装,更谈不上品牌营销,只不过老板说要买高档,就整出了一个高端货。

总结。目前中国企业对品牌营销的误区有三个方面。1,对品牌营销还存在上个世纪的老意识形态;2,就是过时的营销理论,根本就是一知半解;3,然后用这种一知半解去执行或是要求合作方。

悲哀,所以,中国根本出不来世界500强的企业。除了垄断,各位应该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