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坦克、火炮、飞机是海陆空三军的大型主战装备,由于它们各自的价格、特点和战争使用情况不同,后三者往往大批量生产,出口和装备部队数量成百上千,甚至超过万数,而舰艇建造数量达到数十艘已经是很大的“批产”了,尤其是吨位较大的舰艇更是如此。如果有人告诉你,历史上曾经有一级满载排水量约4000吨的舰艇被建造了1000多艘,你信吗?
然而,这是事实。那么,历史上被成千上万建造的这级舰艇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级舰艇为什么要建造如此之多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段空前绝后的舰艇疯狂建造史吧!
建造背景
对于这级舰艇,还得从1940年说起,当时还是二战的早期,德军在欧洲大陆势不可挡,盟军在欧洲频频失利,约有40万盟军被德军迫退到法国北端濒临英吉利海峡的一块狭小的地带——敦刻尔克。为了保存实力,从1940年5月26日直到6月4日,总共有33.8万盟军从这里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虽然绝大部分有生力量保存了下来,但这些部队撤离时丢弃了全部的重装备,带回英国的只不过是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盟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炮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这次大撤退中暴露的问题使英国海军部清楚地认识到,盟军需要较大型的远洋型运输舰艇,能够在欧洲大陆之间运送坦克和其他车辆。刚开始时,英国在3艘中型油轮上加装了艏门和滑道,这就是最早的坦克登陆舰。这3艘中型油轮是专门针对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的沙洲地形而建造的,其吃水较浅,因而适于改装成登陆舰。1942年,这3艘经改装而成的坦克登陆舰在阿尔及尼亚战场首次投入使用就表现出色,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该舰的肥大船艏对其航速影响颇大,盟军需要一种船型优秀的全新设计型坦克登陆舰。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阿金夏会议上首次会晤时,他们批准了英国海军部提出的关于重新设计坦克登陆舰的意见。同年11月,英国海军部遂派出一个小型代表团赴美就坦克登陆舰的开发事宜与美国船级社进行磋商。双方此次会面十分成功,最后决定由美国船级社负责该舰的设计。
就在双方会面后不久,美国船级社的约翰尼德内尔即绘制出了该舰的设计草图,草稿设计中的舰艇看上去并不美观,但最终还是被确定为1000多艘坦克登陆舰的基本设计,造就了历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舰艇之一。1941年11月5日,该舰的设计草图被送往英国并立即得到了认可,紧接着,英国海军部要求美方建造200艘该型坦克登陆舰并租借给英国。
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该舰全长280英尺(85.34米)。1942年1月,美国船级社将其设计舰长调整为290英尺(88.39米),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船级社又对其设计作了改动才形成最终设计方案:该舰全长328英尺(99.97米),最大舰宽50英尺(15.24米),最小吃水3英尺9.5英寸(1.16米),标准排水量2197吨,满载排水量3960吨。最终设计对舰艇的重量分布进行了调整,使该舰在登陆滩头时能够将舰艏稍稍抬起,使坦克和车辆能够更方便地上岸。此外,由于设计尺寸增大,该舰艏门也相应加宽,而坡道也拓宽至12~14英尺(3.66米~4.27米),这样就能搭载更多种类的盟军车辆。该坦克登陆舰可运送总重达2100吨的坦克及其它车辆。坦克舱配备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为坦克发动机供氧,主甲板上的车辆可通过一部升降机进入下层坦克甲板,再由坡道登陆。跨洋航行时,为保证足够的稳性,必须有一定的吃水深度,而登陆时受岸边水深限制,吃水又必须尽量浅,为了满足深吃水航渡和浅吃水抢滩这一相互矛盾的要求,该舰设计了一个大型压载舱。深海航渡时,压载舱注入海水;登陆时,泵出压载舱内的海水。
正式建造
1942年1月,该坦克登陆舰的第一个缩比模型制作完成,并立即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大卫泰勒试验水池进行试验。1942年2月6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该坦克登陆舰的建造计划,随后又在1943年5月26日和1943年12月17日决议通过了与该计划相关的辅助舰艇、护航驱逐舰及配套登陆艇的建造计划。于是庞大的坦克登陆舰建造工程全面启动。
在坦克登陆舰建造计划初期,该计划被赋予了极高的优先级,为了给坦克登陆舰腾出建造空间,曾经把一艘铺设完毕龙骨的航空母舰移出船坞。1942年6月10日,该坦克登陆舰首舰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市的造船厂码头铺设龙骨,同年10月,第一批标准型坦克登陆舰下水。1942年年底即有23艘标准型坦克登陆舰入役。1943年,每艘坦克登陆舰的建造周期缩减至4个月,到二战末期,又缩减到2个月。
正是因为二战期间对坦克登陆舰的需求如此急迫,所以坦克登陆舰的建造工程得以一路绿灯地进行。由于大部分造船厂位于沿海地带且主要用于建造大型的、吃水深的舰艇,于是美国又在沿内陆河道新建了一批船厂,在一些地方,诸如炼钢厂之类的重型工业企业甚至也被改建成船厂来建造坦克登陆舰。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将建造好的坦克登陆舰由内河运抵深海,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河道上的诸多桥梁。美国海军为此对这些桥梁作了大量的改造工作,并最终成功地将建造好的坦克登陆舰运送到了沿海港口。这些内陆的造船厂为坦克登陆舰的建造计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二战期间建造的1051艘坦克登陆舰中,仅内陆的5个较大型的造船厂就建造了670艘。
1943年下半年,美国船级社根据实战需要对续建的坦克登陆舰的设计作了一些改动。这些改动包括:取消了原先配备的升降机而将主甲板与坦克甲板用滑道相连;加厚了舰艇的装甲并加装了一个蒸馏室,将海水制成淡水。从1943年6月在所罗门群岛首次投入作战直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该坦克登陆舰一直表现非常出色。在欧洲战场,它们参与了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和法国南部诺曼底的登陆作战;在太平洋战场的越岛作战中它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盟军得以顺利解放菲律宾群岛并占领了硫磺岛和冲绳岛。
二战表现
二战期间,坦克登陆舰表现出了很大的改装潜力。有许多标准型坦克登陆舰被改装成了登陆艇修理舰(ARL)。将标准型坦克登陆舰的艏门密封起来、拆掉滑道,加装上起重机和绞车并在主甲板和坦克甲板增设铸造车间、机械车间及电修车间就改装成了登陆艇修理舰。作业时,由绞车和起重机将受损的登陆艇拖曳、吊放至舰上进行修理。
还有一部分标准型坦克登陆舰被改装成运兵船型坦克登陆舰。这种运兵船型坦克登陆舰主甲板增设有两个半圆拱形活动房屋作为40名军官的居所,坦克甲板也增设了196个铺位。此外,舰上还设有1个烘烤间和16个食物冷藏间,这些都大大改善了舰上的生活条件。舰上还增设有4个蒸馏间,压载舱室也被用来贮藏淡水。
另有38艘标准型坦克登陆舰被改装成小型医疗救护舰,这些医疗救护舰能够对伤员进行救治,而其他标准型坦克登陆舰则能够在卸载完坦克和其他车辆之后,将伤员从滩涂运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例如,诺曼底登陆当天,这些坦克登陆舰共从诺曼底海滩上运送了41035名伤员到英国本土医院进行治疗。
还有一部分标准型坦克登陆舰增配了起重机和调度装置改装成了专用的弹药补给舰。由于其尺寸较小,可以同时用2到3艘这种舰艇为停泊着的战列舰或巡洋舰补充弹药,其补给速度要明显快于常规弹药补给舰。二战后期,有些标准型坦克登陆舰甚至装设了飞行甲板,在两栖作战中起飞小型侦察机。
二战期间,坦克登陆舰还表现出了卓越的打击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尽管被某些海军官兵戏称为“大而笨重的靶子”,但相对于其庞大的数量和航行距离来说,坦克登陆舰的损失是很小的。尽管坦克登陆舰总是敌方攻击的重点目标,但二战期间真正为敌方击沉的只有26艘,另有13艘是由于天气、触礁或碰撞等原因而沉没的。
二战期间,原计划共计建造1152艘坦克登陆舰,但1942年秋天,美海军对舰艇的建造重心作了调整,取消了其中101艘坦克登陆舰的建造计划。实际建成1051艘坦克登陆舰,除美军拥有之外,按照租借协议,英国最后接收了113艘,另有4艘移交给了希腊海军,共有116艘改装成了其它型号的舰艇。 战后情况及其对坦克登陆舰发展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美海军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大量的该级两栖舰艇闲置。尽管报废或沉没了上百艘该级两栖舰,但它们中的更多成员被“封存”了起来,以备日后使用所需。从此,二战结束后的几年里,坦克登陆舰的建造工作几近停滞,仅建造了2艘——LST-1153号和LST-1154号,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入役。这两艘舰艇也是当时美海军建造的仅有的蒸汽动力坦克登陆舰。与其前辈相比,这两艘坦克登陆舰具备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更大的投送能力。
1949年,LST1110号坦克登陆舰舰员合影
LST1的故事至此到了尾声,大部分LST1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作为在战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的两栖坦克登陆舰,它对两栖舰艇设计的潜在影响却不会就此消失。朝鲜战争期间,盟军在韩国仁川岛的成功登陆作战又一次证明了坦克登陆舰的重要性,这与二战刚结束时许多军事家所持的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认为由于原子弹的出现,两栖登陆舰艇已不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成为历史了。鉴于坦克登陆舰在朝鲜战场的出色表现,美海军又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建造了15艘“特里波恩教区”级(Terrebonne Parish)坦克登陆舰。由于建造数量不再象二战时那么庞大,为了满足需要,美国海军放大了改建的尺寸,该舰全长384英尺(117米),宽 55英尺(16.76米),满载排水量5800吨,装备了4台(而不是2台)柴油发动机,其航速也提升到了15节,排水量、航速都比LST1高。此外,这些新的坦克登陆舰采用两座75毫米舰炮替代了老式坦克登陆舰的两座40毫米舰炮,改装了可调螺距螺旋桨获得了更大的倒车功率。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海军又建造了7艘“德•索托县”级坦克登陆舰。这7艘坦克登陆舰在早期坦克登陆舰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尤其是其舰上人员和搭载部队的生活条件达到了相当高的标准。其艏门仍采用老式坦克登陆舰的设计,而航速却达到了17.5节。
1969年,“新港”级(LST-1179号)坦克登陆舰入役,该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新港”级坦克登陆舰计划建造20艘,采用蒸汽驱动,可获得20节的持续航速。为了获得如此高的速度,该级舰抛弃了传统的钝艏设计,而采用尖艏设计,取消了艏门,代之以112英尺(34.14米)长的滑道,登陆时滑道由一台双吊臂起重机吊下。坦克甲板的尾部设有门,可方便地由此将两栖牵引车吊放水中或将其它作战车辆吊放至浮桥或通用登陆艇上。“新港”级坦克登陆舰不仅能投送坦克及其它重型作战车辆、工程设备等直升机或登陆艇不宜投送的装备,而且能够与LHA、LPD和LSD等高速两栖舰艇组成编队联合进行作战。因此,坦克登陆舰的多用途性将在未来更突出地体现出来。
后记
二战期间该坦克登陆舰的建造数量是美海军舰艇建造史上独一无二的,这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该舰的基础设计刚完成,建造合同就签订了;在样舰的测试工作结束之前,大批量的建造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最开始的订单都是匆忙间通过电报、电话和航空邮件甚至是口头下的;在设计工作完成之前,某些材料的定购工作就应经着手进行了;许多诸如主推进机械装置之类的重型机械设备则由美海军直接提供;工程所需材料的采办由美国船级社的附属机构统一安排——从而避免了参与该计划的众多建造商在材料采购方面的竞争。正是由于这样紧促有力的安排,美国船级社才有可能确保该坦克登陆舰建造工程如期竣工,同时也创造了美海军舰艇建造史上的奇迹。
与局部战争相比,世界大战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更加惊人,为了对付日本海军和德国潜艇,仅1941年到二战结束期间,美国海军建造了近800艘驱逐舰,其中,“弗莱彻”级驱逐舰从1941年10月2日到1944年9月2日不足3年的时间里,就完工187艘。美国海军改装和建造了140多艘航母,其中50艘满载11000吨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从1942年开始动工,到1944年内全部新建完毕;24艘满载43600吨的“埃塞克斯”级攻击航母从1941年陆续动工,到1945年全部建造完毕……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舰艇建造速度难以想象。
LST1的建造史,以及美国在二战期间大量建造的其它各型舰艇说明,大型战争不仅是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的考验,更是对这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