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山


 家乡的山

  

 

    家乡紫阳,是山的海洋。
    山奔放。蓝天映照下的群峰连绵蜿蜒、波澜起伏,勾勒出一条条抑扬顿挫的曲线。面对着这无数的曲线,足以令人在想象的天幕上,速写出黄宾虹笔下厚重流畅的富春山节奏,挥洒出怀素酒后如椽大笔的狂草,甚至徐悲鸿的奔马、李苦禅的雄鹰……是的,山的奔放,如中国的写意艺术,具有最富生命力的意境,回荡着进行曲的旋律。
    山也内向。大片大片的绿色,是冷的基调,却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和生命。大山似乎并不轻易峥嵘,只是在一些峭壁前,从青苔绿色中偶尔不经意地袒露出一块块岩石的黑赭。也许,这是风风雨雨留下的印记,饱经风霜的佐证,这是无声的倾诉,但并不凄惨。犹如一位长年出没于风浪的老渔民额上的皱纹,反而给人们以信心和力量。
    山冷峻。突兀的山岩,气势磅礴的山坡,那不修边幅的线条,正是力度的表现。那高耸的山峰、陡峭的悬崖和峡谷,显得那么地严肃和深沉,犹如一位阅尽人间沧桑的哲人直面着人生。它的表面是那样冷,具有一种慑人的威力。但,且慢,请想一想,几百年,几千年前造山运动时那一次火热而痛苦的振颤,想一想它胸中炽热的岩浆,难道不令人感觉它冷峻的外表里,还有一颗火热的心吗?大山的冷峻,是火热至极的冷峻啊!
    山也温柔。就在这险峻的山岩的罅隙里,开着一些无名的小花,不正是大山的妩媚之处吗?山腰里,若隐若现地飘动着一朵淡淡的青雾,飘飘逸逸、洋洋洒洒。山偎着雾,雾吻着山。原来,大山也是多情而温柔的哟!
山静谧,但并不寂寞。
    不必说泉水叮咚的轻吟,也不必说细流潺潺的小唱,更不必说山溪喧哗的欢歌,光是那小鸟百啭的鸣叫,就足以组成一台绝妙的音乐会了。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无数的鸟,竟相亮喉献技。在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里,难道能说寂寞吗?
    大山的寂寞早已被小鸟啄飞了!
    大山留下的是绿色的空气,绿色的歌声,绿色的生命。
    满山的绿色起伏着如海洋的波涛律动。在无限的力的积蓄中,大山又在孕育着……
     (
作者单位:紫阳县城关小学;潘世东转载于安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