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非洲及阿拉伯国家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非洲国家的影响
  史料和文物表明,中国与非洲的往来从东汉时期就已开始了,中国与非洲的往来和贸易最早是通过埃及、希腊、罗马和地中海各个地区进行。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的丝绸就已经传到非洲,为君主及贵族所穿着。唐至宋元时期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中国文化对非洲影响较大的是陶瓷,到11世纪中叶,埃及的陶瓷仿制品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中国文化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早在公元10世纪中国的丝绸、锦缎等就已经传入欧俄境内。元朝后,中国的铜镜制作技术也传入俄国。1869年中国俄签署了第一个界约――《尼布楚条约》,从此俄国对华贸易合法化,成为了在北京通商贸易的第一个欧洲国家。
  中国与拉丁美洲相距遥远,在近代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从未有过直接的交往,中国文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同美洲一样,是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兴起的结果,就不再缀述。
  阿拉伯世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部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正式接触与频繁往来始于唐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沟通的干道是著名的呼罗珊大道,这条大道从巴格达向东北延伸,直达中国边境,再与中国境内交通线路相连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都是先由阿拉伯人接受,再传到西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