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品牌创意十三法则(三)
创意法则之三:让产品有“思想”。
年轻人一直是耐克创意的主角。有一则广告,画面上是一组年青人的特写,刚毅的面庞、冷峻的风格,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一个不相信年轻人的社会注定要失败的,或者,甚而言之,是一个残缺的社会”。广告阐述了“耐克”的“思想”:对社会、失败、人生等不同事物的看法,暗喻“耐克”坚毅、无畏而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品牌个性,产品在社会与年轻人之间用“思想”搭起了桥梁。品牌不仅是用人物单纯反映产品特性或功能,还要善于在人物和产品之间找到可以折射思想和观点的东西,赋予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它引起目标对象的共鸣,最终就在消费者心中沉淀为良好的品牌认知。
20世纪80年代,“耐克”产品开始从田径场和体育馆进入寻常百姓家,销售对象主要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耐克公司把青少年作为“行销沟通”的重要对象,把青少年市场作为拓展市场的首要突破口。为此,必须准确把握青少年的心理,使“耐克”真正成为青少年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身份象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热爱体育,喜欢运动;希望受人尊重,有强烈的虚荣心;崇拜英雄人物,追星意识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对生活充满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