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卖出白菜价究竟是谁之过?


 1.6/斤,不要以为这是菜市场上白菜土豆的价格,这是最近钢材市场的价格。今年以来,中国的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2013年,全国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16%,亏损面23.4%,中钢协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为0.62%,河北的钢铁行业利润率为1.4%,吨钢利润只有几十元。

很多钢企老板都担言,现在钢价卖到2200/吨,算下来一斤也就是一块多钱,用白菜价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的了。钢材生意做得最好的时间是2008年前后,那是个全国投资大跃进的时代,上门的客户络绎不绝,现在每天订单稀少,我们钢铁企业正在艰难苦撑。而笔者认为,造成近期我国钢材价格大跌的原因有三:

其一,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据中钢协统计统计,我国钢材产能超过了10亿吨,但现在需求量是7亿到8亿吨,所以供过于求必然造成价格的下跌。在欧美国家很少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为一切产能皆由市场供需进行调节。而造成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主要责任在政府,因为政府之手有过度干预市场之嫌。

2008年时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上届政府就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10万亿天量信贷,虽然使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回升,但同时各地方政府为了确保GDP的高速增长,明知钢铁行业产能趋于饱和,还大肆上马钢材生产项目。甚至还有某市市长在获得国务院批准上马大型钢铁生产项目时,还激动的亲吻了“批复”。短期的钢铁产能迅速扩张虽然能带动一时的经济反弹,但接下来的麻烦就是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一直困挠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其二,今年中国经济出现较大调整,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业出现拐点,严重的需求不足,也是国内钢价一落千丈的主要因素之一。钢企生意好做的那些年,无不是中国的投资高增长,房地产最火爆的时候,而现在中央政府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逐步减少投资占GDP的比重,而需求的严重不足,更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的暴发。钢价不如白菜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三,其实早在2003年我国决策层就意图对钢铁行业“去产能化”,不过很多中小钢企虽然面临亏本甚至微利,却还在拼死挣扎。因为中小钢企明白,开工即使不赚钱至少还能解决自己的基本支出问题,而一旦宣布停产,不仅是企业将会倒闭清算,银行马上会做出催贷、止贷的反映,所以开工要比不开工还强一些。正因为大型钢企苦苦支撑,中小钢企僵而不死,造成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钢材价格始终难以回升。

当然,本届政府上任以后,在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今年17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表明压减产能等举措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还是难以缓解当前的钢铁企业的危局。那么我国钢铁行业该如何走出困境呢?

首先,国内卖不出去,就转战国外。由于国内需求放缓、环保规定收紧,而且国内市场上的销售越来越难以减轻日益增加的债务负担,中国的钢铁制造商正希望通过出口摆脱困境。同样是中钢协的数字,今年17月累计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加1249万吨,而出口增加折合粗钢1371万吨,出口粗钢的增加量超过粗钢的增加量,也就是说今年前7个月增加的粗钢产量全部用于出口,这一数字创造了出口数量的新高。

不过,笔者觉得靠出口来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无偿不可,这不失为一种求生之道。但会面临二方面的问题:一、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钢铁协会副会长邓普西发出警告,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它期望将国内卖不出去的钢材出口,但这将干扰世界市场。二、钢材出口价格会被压得死低。今年17月,出口钢材均价仅为793美元/吨,同比下降10%,利润极为微薄,几乎无利可图。

再者,在兼重重组钢企,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还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生产的钢材大部分是粗钢和一般钢材,大量五星级建筑钢材、军事原材料和大飞机制造所需钢板及很多特种钢、异型钢、高端钢需要大量进口。因此,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属于低端过多,高端不足的结构性过剩。政府部门应该帮助钢企在政策、税收方面为转型升级提供大力的支持。

最后,提高我国钢材的使用率。中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与发达国家不同,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应尊重产业的梯度和层次。民营企业当然不能全都向大企业看齐,都去搞高、精、尖,不顾实际贪大求洋,而是生产什么产品要由市场来决定。

相较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虽然成本较高,但全寿命可以达到50年,回收率达到80%,是可以无限再循环绿色的建筑,应该在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场馆领域,在地震多发区民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此外,还要提高钢材使用率,加大在机场、码头、桥梁、轨道、公共建筑等设施的钢材使用,提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国外对钢结构的认识比我们深刻,日本很多高速公路下面都是钢板,可以开坦克,很多民居也都是钢结构房屋。我国在钢结构建筑推行过程中,亟须加强规划引导,形成钢铁行业新的增长点。

钢材卖到白菜价,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更可怕的是整个钢铁行业正处于全面亏损的边缘,甚至今年连一些效率较高的民企也加入到了亏损的行列之中,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要从扩大需求面(包括国内和国外需求),提升钢铁产品附加值,逐步减少钢材产能等三方面入手来化解当前钢企所面临的困境。当然钢材价格要想迅速恢复那是不可能的,广大钢企将要面临行业大洗牌的问题。

发钱啦,理财范注册送50元,投资即享1‰~1%收益奖励,下笔投资自动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