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女生热水泼老师有何隐情?
11月11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一名女生因点名不到受到老师批评。课间休息时,这名女生主动拿老师的杯子去饮水机接热水,“老师还说了句谢谢”。岂料,这名女生之后端着接满热水的杯子,直接泼向老师的面部。老师试图闪躲,但仍有半边脸被烫伤。女生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是:老师诅咒她考不上研,她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华东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已报案,相关情况待警方调查结果出来后,会依法依规处理。(11月13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报道)
中国素来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作为训诫。但作为已经是大四的学生,这名法学院的女生不仅将“德”丢弃不顾,也将训诫抛置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在行如流水的“泼水”当中,将自己置于了无德无训的口水当中。
诚如网友所说,作为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不论专业的法律知识,还是自身人格的成型,都应相对成熟,但细察其伤害他人的过程,却是这般的态度坚决、动作伶俐,这就难免会让人滋生探究背后隐情的兴趣。
多个消息源透露,11日上午被泼水的老师给大四学生上课,一名女生因点名不到受到老师批评,她向老师解释说她是在教学楼的楼上复习考研忘了有这节课,老师随后就说了“这样考得上研究生吗”之类的话语,岂料这名女生课间休息时就端起了接满热水的杯子,直接泼向老师的面部。而她的理由是“老师诅咒他考不上研,她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该名女生才被推向了口水的深渊,成为了网民和公众的“众矢之的”。怪哉,以往女大学生与教师发生矛盾,往往是隐情连连、迷雾重重,而网民和公众也往往会在揣度中把同情的角度想女大学生倾斜,此次事件的发生为何竟然如此简单?
据知情者透露说,“他(被泼水老师)在学校里对学生还是不错的,不是太严厉的老师。”——既然老师没有问题,那肯定就是这也女生有问题了。但笔者仍未不解的是:为何一个学法律专业的大四学生居然会有这样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的背后,又潜藏着什么隐情呢?
学文而不会文,学法而不知法,学德而不懂德,这或许就是当今教育的真实写照吧。即便是学校的教育没有什么问题,也未必能够证明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就没有问题。现在的家庭乃至社会,呼声最高的就是“欣赏教育”,对孩子除了激励,就是是捧着学、哄着学、求着学。扔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极度的优越感中,变成了说不得,碰不得的温室小花,但凡遭遇一点点的挫折,就会让他们她那脆弱的小心脏根本无法承受,甚至做出更加极端的行为。
孩子成长也好,成才也罢,智力、人格、能力、情绪缺一不可。我们很难想象,连一句批评都承受不了大学生,又岂能会能“看见明天的阳光”,岂能成长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脊梁。——过度的“欣赏”就是迁就,就是纵容。但愿中国教育能够从法学院女生热水泼老师的案例中,吸取更多的教训,重新回归教育的“正道”,重新审视教育的“坦途”。
(李吉明2014年11月14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