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PEC峰会拉开帷幕。
当此节点,福布斯权力榜公布了全球最有权力的人。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列前三位。该榜单极具象征意味,体现了亚太和世界格局的某种趋势。对此,日经中文网在首页头条强调--中国出演“亚洲盟主”。中国网媒甚至以“标题党”的方式将APEC峰会称为“APEC,中国蓄谋已久的‘鸿门宴’”,意指中国对APEC峰会进行实质性调整的努力。甚至,在中国一揽子环保治理措施和西北季风的吹拂下,雾霾沉沉的北京也迎来了蓝天白云。
这场大戏总要有个主题,而且必须有领衔主演才能高潮跌出。如果说“习安会”是峰会的悬念插曲,“习奥会”则是笃定的APEC峰会压轴戏。而且,奥巴马将会在中国多呆一天,更强化了中美两强主演的意味。
“习奥会”谈什么?舆论场有相当多的分析和解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说“习奥会”会有惊喜,而且是“很大惊喜”。当然,崔天凯并未给出让人“惊喜”的答案,但中美两国为“习奥会”做了充分“热场”,而且达成了相当的共识。最起码,“习奥会”的场所氛围应该是令人惊喜的---和奥巴马招待习近平主席的“庄园会”相对应。此外,“习奥会”“既是两国元首经常密切联系的继续,也是他时隔5年再次对中国进行”(崔天凯语)。
两国元首要谈的话题很多,既涉双边又关多边。相比之下,中国可能更加关注中美双边合作,如反腐、经贸、深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等,以及在推广亚太自贸区(FTAAP)上获得美国支持。总之,中国希望这场重要的峰会,解决中美两国近年来亚太尤其是西太平地区存在的一揽子摩擦,期冀中美打破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零和博弈的魔咒。当然,也希望美国对华战略利益的扩大予以明确确认。
美国对于双边关系可能更偏重于经贸层面,要求中国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增加对华出口,甚至会重提人民币汇率问题。正如白宫国安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副国安顾问阿特金森近日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主题演讲时强调,美方希望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和进一步开放,为美国对华出口提供更多机会;希望中国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欢迎外资。但她同时强调,“这不是零和游戏,这是积极游戏。”美国多边层面的诉求可能更多,如在朝核、伊核及中东反恐问题上的老麻烦,都会期待中国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国首倡(后不积极)中国力推的亚太自贸区(FTAAP),美国亦表示谨慎支持中国的立场。
由于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控制了国会两院,奥巴马的政策执行力度受到严重掣肘,有些观察家甚至称奥巴马已成“坡脚鸭”。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导向力还有多少值得关注。联想到以往中美关系的时间曲线,大抵都是新总统刚上任时对华颇多怀疑指责,经过一番博弈,到了第二任期后两年则达到中美关系“史上最好”。克林顿和小布什时代,皆是如此。奥巴马时代,似乎有所逆转---他上任之初对中国很温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随着重返亚洲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却使中美关系颇多摩擦;在美国在西太平洋连横合纵让中国备感困扰时,中美元首又通过温情脉脉的“庄园会”确立“新型大国关系”;当下,从白宫对美国智库对此关系定位又有所怀疑...可以说,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定位较为犹豫,但两国关系却并无太多激烈波折,处于不温不火状态。
美中期选举后,中美关系发展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共和党左右下,奥巴马将不得不对华政策维持强硬立场;一种则认为美国囿于中东反恐战争和美俄关系的恶化,中美关系会相应缓和。
笔者以为,两种观点皆有一定道理但也难免偏颇。虽然共和党控制了国会,会对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有所影响,在外交和安全方面,依然是白宫起主导作用,奥巴马的影响力不会降低。对此,美国前国会议员吴振伟认为,奥巴马依然强势,“习奥会”属于“强强交手”,对搞好美中关系是个要紧机会,不容错失。至于奥巴马在乌克兰和中东遭遇的麻烦,固然会消弱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但美国比任何时候都对中国更加忌惮。因而,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会进行到底,以亚制华的策略也会持续下去。中美两强在亚太区域的博弈处于全方位的僵持中,小摩擦会接连不断。
“习奥会”的意义在于,避免中美两强出现博弈失控的局面,防止发展到零和博弈。这才是“习奥会”压轴的实质意涵---中美能够管控住两强对博风险,既利两国,更是区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