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辞不应成为毕业生间的流行趋势


  

90后职场新人当中,流行一种叫闪辞的说法,但专家认为,闪辞现象并不是起源于90后。根据武汉招聘网多年人力资源服务经验判断,用人单位虽然对闪辞现象恨之入骨,但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咎于毕业生身上。

 

据调查显示,有74%的网友都表示自己曾经闪辞过,而52%以上的网友都是在六个月以内辞职的。大部分毕业生闪辞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太低,其次是企业或者行业没有发展前景和对工作没有兴趣。

 

盲目求职是很多毕业生的毛病所在,毕业就等于失业,为了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毕业生通常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而实际上,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因为毕业生本身的不稳定性,所以想通过第一份工作看求职者是否“朝三暮四”。

 

很多大学生将第一份工作当做一个暂时保证经济来源的存在,骑驴找马是其特性,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会头也不回的跳槽。当然也有干了没几天就厌烦了,直接辞职待业的,这些都源于大学生没有特定的求职意向。

 

大学生这样的行为显然引起了用人单位的不满和偏见,HR碰到毕业生求职者就头疼。面试时的信誓旦旦,也容易丧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费了很大力气招来的人,可能干不到一天就少了一半,过几天只剩下一个人,有时HR也会怀疑自己的眼光。

 

当然,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说明了毕业生社会经验缺乏,严重点来说,就是无知带来的道德边界的踩线问题。闪辞无关法律,但却反应着一个人的道德层面和精神层面,但无知的根源就是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引导缺失。

 

高校应该在大学生踏入校园开始,就为其开展就业指导课程,不仅是完成教育局下达的课程任务,教师们更应该以教导学生明礼诚信为指导思想。而不是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本身的错误意识误导。

 

各高校应积极开办创业、求职招聘模拟、实践实习比赛等,在实际的体验中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体会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期望,鼓励学生们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意向。

 

而用人单位确实也大多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很多毕业生希望双休,有的毕业生希望单位购买五险一金,而有的毕业生希望看到企业提供的职业发展规划。当然更多的是有明确的晋升加薪绩效考核制度,让加薪不再是一种梦想。

 

用人单位只顾让毕业生工作,而对于企业文化和氛围的灌输较少,对于毕业生个人的发展计划也没有过多的关心。毕业生若是感到工作失去了兴趣,或者环境不够和谐,就会打退堂鼓,想要离开。

 

    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是重中之重,武汉招聘网认为闪辞不应该是一种流行趋势,而应该让毕业生警惕起来。闪辞的必定会失去信用,而能够坚守下来的大学生,便能受到企业重用,锻炼自己的毅力,学到更多实际工作,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