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行着一片虚繁荣的大跃进式城镇化建设,可谓火;同时也在演绎着一浪浪悲哀:无限膨胀的城市体积,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无休止的城市房地产开发,日趋艰难的“新”农村,真所谓冰啊。
一、不合理的城镇化建设,毁了百姓宜居的生活环境
曾经灿烂的城市星空,今何见?
曾经清新的城市空气,今何有?
曾经山清水秀的生活环境,今何在?
曾经便捷畅通的工作生活之路,今何存?
曾经活跃的社区文化活动,今何处?
二、房地产泛滥,房地产导致城镇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失衡
谁说中国的房屋严重不足?
反问:难道中国人都住大街上了么?既然没有,说明存在资产分配不均,贫富悬殊,资产结构不合理,人民取得自我价值的途径不合理在作怪,炒作和投资在作怪,城镇移民失衡在作怪,等等。而这些又是谁之过呢?
这些都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根源:
1、中国房地产在浪费着中国财政
人民税款不是用来搞房地产的,银行资金不是用来搞房地产的,土地不是用来搞房地产的。
2、中国房地产在浪费着中国土地
建议实施“新土改”,规划城市占地,规划城市人口,无条件改造旧城,禁止城市扩张。
3、中国房地产在左右着政府政绩考核
房地产已然成为GDP的重要成分,而GDP是政府头脑们的默认考核指标。现状是,缺乏监管的GDP考核,吹出了GDP让官员喜悦,让民生叹息的中国城镇现代化的肥皂泡。
三、城乡差距在继续拉大
过度重视城市投资,严重忽略乡村建设与发展,导致城镇暴张,移民泛滥,农田减少,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城乡劳动力需求不均不稳,劳动力需求过度集中在城镇,劳动力流动成本过大。
四、透视中国城镇化发展不合理的本质-投资缺乏有效监管
上层建筑不合理,缺乏投资导向和监管,人为因素太重。应建立专业的投资监管机构,机构要与中央及地方财政、银行、民间投资机构密切挂钩,严格监管各级资金的投资结构和方向,使中国投资市场日趋合理,投资市场的合理才能换来城乡的健康发展,也才能换来民生的改善。
五、对策
1、加快产业转移,引导均衡投资、狠抓中西部开发。
2、固化城镇体积与容积,不能任意扩张建设。
3、加大农村投资力度,改造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村本地就业能力,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品质。
4、改革政府考核机制,把民生指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最权重指标,能者上,不能者下。因为天下有一个硬道理:民为天。
5、应禁止政府拿GDP考核,推出民生指数,进行民生考核。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指标、建筑密度、人口分布及密度、绿化区域、道路规划、广场分布、工作机会、文化生活、物价指数、物资丰度、卫生环境、医疗卫生环境、教育环境、投资环境、居住环境等。
6、建立投资监管机构,使城乡建设健康发展,使人民生活日趋稳定,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中国城镇化发展喜忧参半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