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罕见暴涨,国内投资者热情高涨,不仅成交放出天量,在上周3突破9000亿元成为世界第一以后,上周五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达到5000亿元,整天成交10700亿元,傲视全球,让世界资本市场难望项背,市场火热不仅在于成交放大,还在于投资者奔走相告,导致万民空巷,都跑到券商营业部去开户发财,致使营业部因没有号而暂停开户,最近一周A股市场新增开户数36.94万户,环比激增56%,创下近三年半新高;参与交易的账户数突破2000万户,也达到了阶段峰值,融资客更是豪情万丈,不仅融资买入增速迅猛,而且屡创新高,11月中旬两市融资买入额还在500亿元以下徘徊,但是到了11月底-12月初的5个交易日中,每天的融资买入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占整个市场成交的17%,上周五融资总量到了9200亿元,因融资太多,导致券商融资系统一度瘫痪,融资客拿不到钱买股,更有券商已经到了无钱可借的地步,券商融资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融资客的狂妄需求,他们转向杠杆更高的伞形信托融资,甚至有人卖掉实业卖掉房子融资炒股,即使面对18%的年化利率,也无法阻止投资者贷款炒股的冲动。
面对股市非理性上涨,券商更是豪言万丈,号召投资者卖房炒股,机构更是喊出万点不是梦,但与国内热火朝天相比,国际资金则显得非常冷漠,一直在悄悄卖出股票,退出中国市场,,资金流向监测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显示,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全球资金流出中国股票的趋势在延续,而且规模快速放大,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 具体来看,12月3日这一周,流出中国股票的资金为22.81亿美元,前一周的流出规模为7.64亿美元,而此前四周流出的均值为6.67亿美元。同时,资金还加速流出中国股票ETF,资金流出量达到21.93亿美元,较此前一周流出量7.64亿美元增加14.29亿美元, .
这是为何呢?笔者认为国际资金一直信奉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投资理念依旧是遵循基本面,也就是看中经济复苏下的投资机会,在他们眼里,股市就是经济的晴雨表,虽然有跑前也有跑后的时候,但股市的上涨离不开宏观经济作为支撑,宏观经济就是股市的基石,只有宏观经济向好,股市才能向好,股市的上涨才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撑,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国外投资者进入时机选择上较为看重宏观经济走势,例如2014年5月底公布的汇丰PMI预览值发生反转,6月初海外资金开始流入国内;8月底公布的汇丰PMI数据低于预期后,海外基金流开始逐步流出。9月以来虽然国内投资者情绪亢奋,但是海外资金依然处于持续流出的态势,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7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3%。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4.9%,增幅创几个月新低;进口0.97万亿元,下降6.5%;贸易顺差3348亿元,扩大60.5%, 再 引述一组数据,,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由前值50.4回落至50,创半年新低。其中,产出分项指数由上月的50.7大幅回落至49.5,重回收缩领域,创下7个月新低。综合近期数据,显示四季度经济增长依旧不容乐观,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446.8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1~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创21个月新低,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大降45.2%。,2014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1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2014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6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5%,比上个月滑落0.1个百分点,正是由于经济数据的不理想,才让信奉价值投资的国际资金选择不断离场,资金流向监测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显示,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全球资金流出中国股票的趋势在延续,而且规模快速放大,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 具体来看,12月3日这一周,流出中国股票的资金为22.81亿美元,前一周的流出规模为7.64亿美元,而此前四周流出的均值为6.67亿美元。同时,资金还加速流出中国股票ETF,资金流出量达到21.93亿美元,较此前一周流出量7.64亿美元增加14.29亿美元, .
实际上令人瞩目的沪港通北上资金也远远不如市场预期,作为拥有雄厚科研团队和丰富投资经验的国外投资者选择高位离场,至少表明他们的一种态度,那就是不认可中国股市的疯牛行情,笔者认为除了股市上涨缺乏良好宏观经济基本面支撑以外,还与股市疯长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陷入两难有关,央行全面降息本意是降低融资利率扶持实体经济,但可能是事与愿违,只能助长股市泡沫,加剧实体经济融资困难和融资贵,股市暴涨,货币政策失灵,传导机制受阻,央行陷入两难,继续宽松,股市泡沫吹大,只是增加一个泡沫,实体经济更会被边缘化,因此央行全面降准并不见得就会实施,德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因此市场寄望于经济数据较差央行全面货币宽松可能要短期落空。
从参与市场资金来看,也有很多资金来自于银行系统,如理财资金,贷款资金,P2P配资的杠杆资金单天可能也有1000亿元,由于进入市场资金有一部分是违规资金是高杠杆资金,这部分资金有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极大震荡,也是外资不看好中国股市的一大原因之一, 瑞银警告投资者表示,单边牛市思维操作是危险的,一旦,银监会摸底清查银行的股票配资,证监会表达对券商的融资融券膨胀的担忧,即使存量资金不快速抽离,杠杆资金增长也可能停止,指数下行若引发融资盘的获利了结,那么市场将大幅波动。以P2P配资为例,杠杆甚至高达9倍,股市行情一旦出现震荡和波动,如果客户满仓操作,一个跌停就会爆仓。既然外资投行认为本轮行情只是一个疯牛,而不是真实的慢牛,那么疯狂过后可能依然是暴跌下一地鸡毛,因此外资选择落袋为安的思想开始大规模涌现,逢高离场就是主旋律,12月7日建设银行,沪股通专用席位就大肆甩卖9240万元。 实际上不仅外资不乐观,就是管理层也表示谨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5日就市场行情发表看法说,监管部门已注意到市场对近期股市上涨的不同观点,股市发展对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要作用,股市稳定发展需要全体参与者共同维护、珍惜,希望研究机构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上市公司要严格履行披露义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要做好投资者教育服务。他同时说,近期发现股市坐庄、操纵股价违法活动有所抬头,对此将严加打击,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质疑疯牛行情的合理性,警示股市泡沫。因此理性的外资投资机构行为与管理层的意见是不谋而合的。
外资大规模套现离场,也意味着中国股市不再被低估,而是被严重高估,以券商股为例,整体市盈率已经接近70倍,高的已经超过100倍,而国外券商市盈率也就是20倍,券商是不是被高估,还得依靠知根知底的产业资本来说话,他们对股价是否物有所值是最为明确的,一旦估值偏离价值,就会开始大规模套现,而近段时间券商成为产业资本减持的重头戏,国海证券遭遇产业资本集体减持,其他券商也概莫能外,这也符合托病Q理论,产业资本只会在股价偏离价值下才会减持,而且偏离度越大,减持也越多,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减持,只能说明券商股已经严重被高估。
因此笔者认为本轮行情的牛市之路,未必就像机构宣称那样的乐观,未来之路也未必会像现在股指疯狂那样乐观,投资者多一份冷静,多一份谨慎看待目前天量成交下疯涨行情,未必就是坏事,可能会给自己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外资撤离。管理层警示,主流媒体暗示,产业资本大规模减持,笔者认为还是值得我们普通投资者深深的思考,真实牛市之路是否已经开启,面对火爆股市,切不要为虚幻的上涨丧失自己的原则,失去应该有的判断,贸然强势入场,当前股市的上涨已经失去理智,终将有人为此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