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论中的客观标准问题


论(234

2014-2-15

关于讨论中的客观标准的一封信

 

XXX先生:

       你好。最近你提出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认识和评价问题。这些年对于这些历史问题一直有较多的争论和思考。我一般不参与,只是观看。我在看讨论中的路径和方法。最近我有了一点想法,和你聊聊。

       对于历史问题的争论,核心的是关于认识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还是以主观的偏好为指导。争论的双方都称客观和公正的认识历史问题。可是什么是客观呢?什么是公正呢?双方的看法不同,都说自己的是客观的或公正的。

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掌握的资料或材料多少是客观的标准。因而有人认为,近年来公布和发掘出来的许多新材料证明过去宣传的很多结论不正确。但是历史资料和材料的多少,并不能够说明结论是否客观公正。任何事物都有无限多的因素和侧面构成。人的认识永远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够相对的接近认识对象。对于认识对象所收集的资料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永远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认识的正确不能够依据资料的多少做标准或依据。不管有多少新的资料或材料,都不可说明其正确性,从而否定以前的结论。

对于历史问题的正确的结论,在于把诸多的材料经过符合逻辑的整理。没有逻辑的资料堆积不能是正确的,也就不是客观的了。

把各种历史资料做逻辑的安排处理,要求其逻辑符合客观。认识的逻辑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逻辑。富人和穷人的逻辑绝不相同。认识和讨论历史问题要用共同的逻辑。这又涉及逻辑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的问题。究竟什么逻辑才是客观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只有符合认识对象发展规律的逻辑才是客观的。任何逻辑如果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一定不是客观的,更不是正确的。惟一可以作为共同的逻辑的依据,就是认识对象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之一是承认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它的一切表现形式都符合其内在规律。脱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逻辑和正确的认识事物

       事物的内在规律是受环境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决定的。只有认识历史必然性才可能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不讲历史必然性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现在很多关于国民党或蒋介石的研究都不讲或很少讲历史必然性,更不讲它的内在规律,所以使用的逻辑模糊,做出的结论很不雅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国民党的发展结果最终受到生产发展决定的历史必然性制约。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受到生产或生产方式的决定,认为社会文化形式对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也是不正确的方法。虽然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最终文化及其发展规律要到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

       我看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国民党不肯建立联合政府,不肯让工农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不肯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就要封闭起来,走向失败。近年发现的新材料都不能够解除国民党失败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而是更丰富的更多彩的博弈斗争。

       以上意见供你参考。我们多商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