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胶下破1.5万可能与商品触摸前底就撤之反压作用?
由于中国商品领域相对于沪A而言少跌一个台阶的情况下,从而每每超卖后上涨的动能就大大地减弱了。
近期,商品指数屡屡触摸前箱体底159.65至160、159.59后,领跌品种就展开大幅杀跌行情。
近两天,不难看出单日领跌品种盘中跌幅高达4%,昨天的胶板与今天的橡胶。
显然,作为商品触摸前箱体就撤表明,筹码反压起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现货,尤其是中国的现货。
由于中国的溢价因素,导致世界商品纷纷地流入中国的收储库里,从而引导中国成为世界商品的储备库,高库存就成为中国特色。比方说中国的白糖就比世界溢价三分之一等。
显然,这种高库存除了丰产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极度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商品处于熊市运行格局,导致谁囤货谁亏损的局面。
每每反抽完后,商品重新开始跌以后,积压的商品就成为亏损品种。
橡胶,过去就成为危机后的领涨品种,由于暴涨完以后采用梯形下跌模式,每每商品反抽完以后该品种又成为领跌品种,屡创下行新低就成为橡胶最佳表现形式。
前几天,中证讲中国橡胶相对于日本橡胶价而言还低一些,从而表明中国橡胶价位于1.5至1.6万是合适、理性的价位。
但今天的表现就差强人意,因为日本橡胶与中国橡胶双双获得盘中暴跌4%的水平。
倘如不出意外的话,中国橡胶此段下破1.5万将成为可能?因为前低为15435元,而现价低至15745元。
中国橡胶就是下破1.5万天也不会塌下来的,因为中国的铅、锌、铝好长时间段就处于1.5万至1.3万之间。
不过,基于中国橡胶的领跌与领涨功能来讲,中国橡胶下破1.5万以后,不排除重新涨至1.7万或2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