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史玉柱力挺李兆会”


近日,有关山西最大民营钢企海鑫钢铁深陷债务危机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也令其背后的掌门人李兆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3月20日,与李兆会私交不错的巨人老板史玉柱,微博首度开腔为陷入债务危机与舆论包围中的李兆会“说情”。看了山西海鑫钢铁的报道,还算公正。海鑫钢铁的生产工艺和品种并不落后,钢铁业务目前还盈利。银行抽贷40亿,导致其流动性出问题;15%贷款利息,导致其负担较重。对八零后年轻实业家,社会还是要包容。对其上万名工人,大家还是要爱护。政府和社会,应鼓励海鑫钢铁继续正常生产,而不是落井下石。”
关于史玉柱的“仗义执言”,我也想说几句。
第一,实业确实应当支持
实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而我国实业尤其是民营实业的发展正陷入困境,不论是政府、媒体还是民众都应该给予支持。但是,支持海鑫钢铁和支持李兆会,是两码事。这明显是史玉柱在故意混淆视听。至于史玉柱所说的“落井下石”,有点言重了。
第二,李兆会算不上实业家
2012年,有媒体深入海鑫所在的闻喜县采访时,不止一位员工反应“李兆会这几年来基本就是挂个名,他的兴趣根本不在钢铁上。”作为山西最大民营钢企的接班人,李兆会并没有将海鑫钢铁发扬光大,但却在资本市场异常活跃。李兆会通过结盟万向集团鲁冠球之子鲁伟鼎,联姻史玉柱豪赌油页岩,不断做大其富豪生意。与鲁伟鼎掌控多家上市公司打造“万向系”不同,李兆会完全是一个财务投资者,更谈不上实业家。
第三,接班人普遍只要钱不要产业
首先。我不赞同“原冶金部领导指责李兆会是‘败家子’”这个说法。人各有志,我们应该尊重李兆会的选择。但是,接班人普遍只要钱不要产业这个现象,确实很值得担忧。并且,很多接班人放弃实业转向资本炒作,是非常危险的。在“罪恶“的资本市场,能够全身而退的毕竟是少数,更别说满载而归,绝大多数都是铩羽而归甚至身陷囹圄。
第四,接班人到底传承什么
我在《家族企业传承》这个专题,专门讲到,接班人传承的有财富、控制权、战略转型、产业升级、政商关系、企业家精神等。李海仓给李兆会留下了多笔财富:一个当时全国排名前列的钢厂,一份资产几十亿的家业,还有一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显赫资本”,一位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渊源深厚的政商关系。但是,在这些财富中,李兆会只要了他父亲的钱,别的都抛弃了。我想,李海仓地下有知,也会伤感的。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