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整体IPO:管理层与投资人的博弈(3月28日)
关键词:阿里IPO 创业 资本 博弈
阿里巴巴于3月16日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宣布将正式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终于,阿里要头顶“美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IPO的中资公司”的桂冠,与港交所正式划清界限。对于此次阿里欲打包上市的业务包括阿里巴巴B2B业务、天猫、淘宝、聚划算等。
华尔街日报将阿里巴巴比作“亚马逊、eBay和PayPal的混合体,再加入一点谷歌成份。”如此正面的对比无疑为阿里的估值加分,据悉阿里上市主要打包业务为电商,而“有些入股的(业务)估计不会装进去,有发展潜力的有可能(被一起打包上市)。”
阿里的整体上市仅仅是迟早的事,所疑问的是在哪个国家的市场上市。但看来IPO的具体时间与地点方面,马云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余地与主观因素,而更多的是无奈。
任何企业的创业初始,其成长的过程与结局就注定了,IPO的地点与中国大陆无关。选择中国大陆显然与国际资本发生冲突,选择香港市场又无法取得管理团队的绝对权利。所以美国就成为相对不差的选择。
阿里之整体IPO,其实也是有很多无奈,阿里与雅虎的协议的最后日期(2015年)限定了一个阶段性的时间限制,与在腾讯等支撑下的京东商城的赛跑让其更为紧迫,机构大了,运营的维持与成长的压力也就更大,拒绝IPO简直就是自杀行为。
2014年似乎会成为阿里流年不利的一年,在香港上市受阻而无奈地选择美国,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金融又遭遇政府的叫停,这不由得让马云慨叹“有的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份文件”;天猫与腾讯+京东商城之间的竞争,显然是占不到多少便宜的。
我们似乎不应该对于香港的监管机构似乎对否决“合伙人制度”并且很坚定的认为,在香港同股同权制度不会改变有太多的迷惑。毕竟阿里是一条大鱼,不管是所带来的吸引力肖勇,还是其自身所直接贡献的利益,都会让人眼馋,但理性考量之后,只有放弃。
美国也不是企业家的天堂,美国的资本家们更习惯于指挥者的角色与从指挥本身中所带来的内心的成就感,当初新浪上市之后,王志东就被投资人踢了出来,而乔布斯也曾经由于不买投资人的账而从苹果离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创业者与资本之间的竞合关系应该会是起决定作用的。毕竟资本才是交易所身后的老板,上市企业仅仅是老板们实现利益的工具罢了。那将决定谁更有权利拍桌子,谁更有资格炒对方的鱿鱼。
马云对管理权的过于追逐,或许反而会给其带来致命伤害,因为过于强调专业的管理团队的价值,无疑是会让资本反感的。
资本原本就是企业的双刃剑。企业家要做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可以被后代传颂的事情,资本则相对简单得多,要的是利益。如果企业家不能满足资本的这个简单的要求,他们所做的只有一个动作,就是抛弃,去寻找可以带给他们利益的企业。如果一个管理团队不能乖乖地听命,资本就会通过董事会换掉那个团队。
在美国股市上就有一些公司(比如浑水公司)专门挑中国概念股的瑕疵,甚至写一些没有根据的沽空报告,然后进行大肆做空,最终导致这些公司要么股价暴跌,要么不得不宣布退市。2011年前8个月,在美国上市遭遇诉讼的中国公司达到34家,中国上市公司在美国被提起集体诉讼已成为常态。
资本更多的是在榨干企业的血液。承销商所看重的是佣金,资本更多的是寻找并创造低吸高抛的机会,为了取得那样的效果,可谓不择手段,聘请诸如浑水这样的专门沽空的机构都已经是常规动作了,相信以马云的经验与意识,不可能预见不到后面的坎坷。
阿里启动美国上市也是在跟时间赛跑,从跟京东等其他竞争者的竞争中,从与雅虎留给自己的时间中,与企业自身的支撑耐力赛跑,高达2.6亿美元的承销佣金,让高盛等纷纷倒戈转投阿里怀抱,京东起个大早却总也抵不过阿里的影响力。
就如当初马云所说的,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企业,其实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豪迈,因为耐久的生命力更多是基于厚积薄发的动力,没有动力支撑的狂奔会让自己的体力透支并让自己快速消耗自己的生命力。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成为永远被人关注的明星,适时的把自己从资本的视野中边缘化或许才是企业长久的生存之道。
做企业并不单纯是一个市场概念+专业技术支撑那么简单。而更大的挑战并不是来自产业中的市场竞争,而更多来自外部生态系统的协调,与政府主管机构,与资本、与资本操纵下的传媒机构以及资本所豢养的专业评估机构之间的争斗。
虽然马云一直以不懂技术为特色,对市场的敏锐以及战略思维却让其在产业之中持续地成为风向标,淘宝、支付宝、余额宝,天猫等等,阿里巴巴的任何一个业务在市场之中都取得过骄人的战绩,但同时也是毁誉参半的。
贾春宝
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