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为章开沅教授的‘不安’叫好!
------章开沅教授的“我是既得利益者,内心很不安”究竟羞辱了谁?
汪华斌
今天碰见一位华师的老师,就谈论他们学校章开沅教授的事;他说现在这事太出乎意外,所以大家回避而不谈论他。因为在一个全社会都向往院士待遇的社会,而他们学校的章开沅教授竟然主动请辞资深教授;要知道这资深教授是中国官方认可的院士待遇,相当于没有院士名头的院士。在全社会所有官都不惜用公款或贪污的钱财来竞争院士时,这章开沅教授竟然主动请辞资深教授;而且还说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内心很不安。
这应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唯一的一个因为既得利益而不安的人,因而主动辞去这既得利益。我们知道为何章开沅教授会因为既得利益而不安,还是因为这既得利益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原罪;因为它是我们社会全民资源垄断的产物,所以它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本色。在一个全民资源高度集中的社会,而老百姓却全部自谋出路;剩下体制内的人独享这计划经济的待遇,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体现。再加上这赋予也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而是权力或关系的体现;所以高待遇就更是一种很浓厚的原罪。正因为如此,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所有的既得利益者本身都有原罪。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社会这么多人在享受原罪的成果时心安理得,却从来没有人主动说自己内心不安;而现在竟然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教授主动说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内心很不安’,因而主动请辞;想不要这不安的既得利益。
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已经变成了一座围墙,这座“墙”将市场化的公平隔断;因为这“墙”内实际享受的是体制内的高待遇。如章开沅教授自己都说:“这墙就是一个体制,目前大学的体制需要改变。比如官本位,现在叫‘去行政化’;这讲法不太科学,大学不能没有行政。严格来讲是去官僚化,那样比较准确。行政不是取消,是要加强;提升层次、科学管理,这是我们的软肋”。“等级观念很强,贫富差距扩大。位置高的不仅待遇高,很多资源好处都往高处汇集。特别是层次低一点的学校,申请项目资金非常难”。“因为官本位,出现很多非学术因素;不仅是年轻人,年长者、教授也达不到公平。有些教授有钱有势,拉到几个项目就挥金如土;有些教授在孤独清贫的状态下挣扎”。“体制是座金字塔,爬到塔尖就有享不尽的福。但那也是少数人的享福,青年教职工被压榨;用各种东西来管制他们,逼他们出成果。这就是体制,我所理解的就是这个‘围墙’”。
其实章开沅教授所说的只是大学,而现在我们社会所有体制内的单位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权力成为了待遇的法码。所以任何单位负责人肯定是收入水平最高的人,同时还是职称评定最高的人;此外就是福利待遇还是最高的人。这成为了中国特色,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就是鼓励大家争先恐后地当官。因为当官才有一切,而老百姓却被改革成了自谋出路的人;同时还是不能分享我们社会全民资源的人。为什么我们社会两极分化,不仅仅是围墙内的两极分化;而是围墙内外更是一目了然的巨大两极分化。所以有人对章开沅教授的行为不理解,为何自己已经是既得利益者却还想打破围墙。
对此我们看到章开沅教授说:“你问我为什么要突破围墙,人生活在这里,如果不瞎不聋、还有点意识、有点良知的话,是很不舒服的。这围墙很厚,它跟过去不同。过去是靠政治大棒来管制我们。现在是用钱管住,钱很可爱,很多人喜欢。你只要顺着这个围墙,一步步攀升,确实能得到很多好处。在这个圈子里,我也是既得利益者,已经得到够多好处了,所以内心很不安,希望改变这个体制”。
为什么我们今天社会的腐败分子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不仅不会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而不安;而且还贪得无厌,好像自己的既得利益是理所当然。当一个人的良心失去之后,因而也就没有了耻辱感;从而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也就名正言顺了。如当年有位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长责问我单位负责人,说你们领导的住房有了、职称有了、高收入有了、高福利有了,难道还不能容忍一个下岗知识分子发发牢骚吗?我单位负责人竟然说改革就是公平竞争的结果,下岗就是竞争失败者的结局。谁允许我公平竞争,难道组织定的就是公平竞争吗?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我们社会绝大多数改革的获利者是不愿意承认是既得利益者;因为他们还以为真的是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内心知道但外表却还要硬假装,如我的一位同学文凭与能力都不行;但就因为是单位负责人结果却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而且还是国家级专家与享受国家津贴的权威学者;可他自己就亲自对我说,自己实际是什么都不懂;因为在灯红酒绿中早就成空壳了。但因为自己是国家定义的权威,所以不得不假装内行的样子。由于没有真正的知识内涵,所以只能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来冠冕堂皇。由于大家都尊重自己,有时还真的糊涂了;所以自己也把自己当成真权威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根本没有既得利益者内心不安;因为他们都认为心安理得。
而只有章开沅教授才坦诚,“其实大家关注,就表明我看到的这个围墙大家也看到了;我想推倒别人也想推倒。里边人想出去外边人想进来,但首先这个墙要拆掉;这才能成为正规的、符合现代要求的高等教育”。“有些事改变更难。但这次我觉得我请辞多少会起到促进作用,不指望很大;因为拆围墙太困难了,只能一点一点来拆;但松动一些,就能让更好的局面出来”。“我有期待,这个就跟反腐一样;有个过程。做了未必成功,但做跟不做;大不一样”。
我相信体制外的人肯定都会为章开沅教授的行为叫好,而体制内的人恐怕恨得要死;因为如果真的公平竞争,那我们社会有多少既得利益者会失去既得利益呀;这才是我们社会这些年改革从来没有提倡公平竞争的原因。如果我们社会的所有官全部是按照高考这样的原则进行公平竞争,我们社会还能保留多少既得利益者呢?
我们不需要领导讲大道理,我们只需要领导先是良心的不安;如果我们社会的任何官全部是良心不安,恐怕我们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风气好转的开始。这不是什么法宝,而是章开沅教授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而不安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