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人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幸福就是被这些烦恼影响着。
在昨天的一个粉丝回复中,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到北京来,由于时间很紧,担心飞机赶不上,于是他带着客户乘坐地铁去机场,他很细心的让客户首先拿着东西过安检,自己先去买票,然后再一起检票进站,但是用这位粉丝自己的话讲,由于售票员墨迹,买一张票,找零钱,花了一分多钟,结果跟人家吵了起来,最终花了3分钟才买好票,进入站台,正好一班车刚过,结果差一点没有赶上飞机。
面对这样的事情,谁都可能不高兴,或者抱怨,生活中往往都是这些非常细琐的事情,处理不好,不仅“后果很严重、黎叔很生气”,更重要的是影响一天的情绪。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会通过唱歌,郊游、上网、购物等方式来发泄,这可以称为娱乐式解决,会得到一时的情绪舒缓,但麻烦本身并没有解决,有因才有果,如果造成果的某些因没有解决,烦恼还会像魔鬼一样,换一张面孔出现。
这就是佛教里面讲的苦,众生皆苦,我们可以称为烦恼,或者在我们指导企业过程中,称之为困境。
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工作中因为采购物料没有到,结果生产的货没有发出去,生产部长被老板骂一顿;还是生活中,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处于不理想状态,都可以试着按四个步骤来解决:
第一步:描述清楚我们的烦恼或者困境;
第二步:寻找导致困境或者烦恼的原因;
第三步:描述清楚理想的状态或者期望;
第四步:寻找达到期望解决问题的方法。
简单的步骤就是:描述困境、找出问题、明确预期、寻找办法。
上面的例子,我们按照四步法来思考:
第一步,困境或者烦恼是什么?售票员太慢导致购票时间长,可能导致客户赶不上飞机。
第二步,什么问题导致这样的事情?
1.售票员工作效率低
2.我们用100元钱买一张2元的地铁票
3.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买票呢,如果提前准备一张月票是不是会更好
第三步,解决这样的问题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
第一种,售票员工作效率低,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解决,犯不上,成本太高。
第二种,我们提前准备2元钱,购买时间缩短为10秒。
第三种,没有买票时间,我们自己很愉悦,客户也会觉得我们做事不一样,会增加对你的信任,感谢你的用心。
我们也会因为客户的这种正向激励,改变我们有些事想得并不周详,准备不足的习惯,会强化我们做事情未雨筹缪,我们的能力会提升,机遇会增多。
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
第四步,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随便找一个同事借下就好。
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程序,我们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呢?是我们变聪明了吗?显然不是,只是我们改变了我们对智商的应用,我们做什么事情,不是取决于我们的智商,而是取决于智慧与情商的乘积。
而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情绪往往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智慧,导致我们不能理性的思考一件事情,所以,当我们遇到烦恼或者困境时,四步法这样的程序就成为提升我们思考质量,改变我们解决问题态度的最佳办法。
这个办法,从我们做精益的角度,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我们称之为:
1.描述困境
2.寻找问题
3.明确成果
4.寻求办法。
而这也正是佛法的核心,称之为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简单理解就是意识到苦的存在,寻找苦背后的根源,去除苦后的快乐,寻找解决的方法。
2586年前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日。然而在经过短暂的喜悦之后,佛陀却陷入了另一种困惑。他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历经六年苦难所得的收获有多么深奥,这是众生不可能了解的。正如佛偈所说:“所证无人解,为谁而宣说。”
所以释迦牟尼并没有马上将心中的佛法教诲众生,却在深深地思索,如何用最简单的道理,向世人阐述其真谛。结束四十九天的冥想之后,最终产生了四圣谛。
所以四圣谛是佛法的入口,四步法也是我们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通过改变来解决烦恼本身,追求快乐的入口。
不信,那你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