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企业发展之当下困惑


农业在国家宏观政策及区域企业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而农业发展带来的高质、增产到增收必须经历农产品销售这一重要环节,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成熟产物,也是直接能为消费者带来高价值的消费品和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

农业面对整个政策环境的鼓励和资本的涌入,整体发展可谓一片向荣!当我们经历欣欣向荣后,我们这些涉农企业如何实现利润获取和持续性经营?这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从上观营销咨询机构长期服务于农产品企业研究来看,目前农产品营销面临几个困惑及挑战,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观念上是追逐资源而无经营意识,客观上有意识缺少资源!

从我们对涉农行业的企业了解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资源挣夺上,存在资本运作和狭义的项目补贴上。因为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对于国家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所以从国家层面上农业是首要的,所以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首提农业,在政策支持的力度上倾斜,农业成为众多国家政策补贴交汇点,各种补贴交汇和重复,刺激了资本介入。从我们对一些企业经营的状况来看,实际上这些补贴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少之又少,更多的转化成为农企利润;同时因为农业在金融政策中的优惠,更多的其它行业企业也开始涉足农业行业,农业成为二产、三产的融资平台,所以涉农企业能够真正的从根本上产业经营和产业贡献深度思考的绝对数量有待考量!

我们从从走访过的企业来看,好多企业重表面形象,内在实质经营质量及行为缺失,缺失到令人担忧和寒心,曾经在看到几个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内,所有生产线空无一人,厂区内门可罗雀!而负责人的办公室内所有部门发的奖牌、证书可谓琳琅满目,如果都是这样去做农业企业,那这种社会资源的配置真是太浪费了(特别表现在县域内的企业)!!每次想到这些企业心里就莫名的无奈,我们客户群中众多中小企业勤勤恳恳的在奋斗,因为社会资源不足或者其它原因,企业投入资源匮乏,但是依然在坚持,并努力去市场化、品牌化……

 

问题二:农企运营体系难以建立,且成本较高

80%以上的农企仍然处于小规模发展中,运作的中心多处于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旁边,由于地域和企业实力等原因,大多农企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优秀的企业是通过一个体系来完成的,优秀的体系建立及运营却是依赖于优秀的人,从上观营销咨询机构考察和服务的企业来看,人力资源体系是目前农企发展的障碍之一,所以上观营销咨询在服务过程中输出贴身辅导的模式,通过项目组的“传、帮、带”协助企业快速建立运营体系。因为上观营销咨询团队的介入会给众多的年轻人建立一个非常活跃的氛围,让企业能够招募到有潜质的年轻人(合作项目中企业招聘人员则重于优秀大学刚刚毕业),通过年度服务让这些年轻人从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实战上得到积累,当我们合作结束后,基本上这些年轻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了;

从目前的众多农企内部人力资源结构来看,主要有两类人员组成,一种为家族式的人员或与企业一道打拼的老人,他们掌控企业实际管理权,导致外来人员缺乏安全感,人员流失率相对其它行业比较高,一种为职业化人员导入,由于企业整体缺乏系统考虑,单个职业经理介入难以在短期改变企业发展现状,同时由于企业在引进职业经理人时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时也付出高于企业其它人员的数倍成本(与职业经理人的原有收入接轨),导致企业给予职业经理人的要求较高、压力较大,原有企业种种的现状难以一时改变,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磨合就很难持续。所以从农产品企业的外来职业经理人流失率较高。

农产品现状是:大搞生产规模和基地建设,缺乏多结果性产品运作体系建设考虑,看是红红火火其实转化成实际的企业收益微乎其微,大多结果性成品则通过平价是的原料进入市场流通,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处于不亏损或微亏状态,通过国家扶持政策、土地政策(土地增值)、金融政策(进一步投融资方式)获取企业发展的利润,从上观咨询观察来看,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因为经营和运营体系带来的利润性增长,所以农业企业还是需要从现实着手,借助政策做好企业和产品进一步市场化、品牌化。

 

问题三: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高溢价关联性弱

农产品涉及到的是民生,产品价值透明导致价格弹性较低,同时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属性要求农产品生态、原汁原味,所导致出农产品在营销方面的困境,过度包装提高价格群体将缩小,市场容量不足,如果不去包装和简单包装,产品的形象又支持不了产品价格。农产品在价格和价值上的不对等导致产品销售市场上难以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由于成本的逐年增加,直接传导至农产品的最终产品价格上,由于消费者缺乏对一些产品本质上的理解,价值众多农产品处于消费需求的“硬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之间,消费者选择处于游离状态,导致高溢价的农产品难以实现广泛分销,而处于初级产品的农产品多为传统批发,由于低毛利原因,传统批发依然是主流,品牌化运作缺乏资源空间支持。

同时受制于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等要求,养殖类、蔬果类产品销售周期较短,众多终端难以在销售上实现100%销量定制,导致销售过程中损耗较大,这些原因也降低了农企的利润,同时因为农业种养殖存在风险,农企的规模扩大从某种程度上受限。

 

文章来自早晨片刻思考后整理而成,有不足之处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