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财富无须国界,创业英雄必有国家(5月22日)


 数字财富无须国界,创业英雄必有国家(5月22日)

 

关键词:创业投资  财富新贵  民族经济  贾春宝

 

资本市场上,永远不会缺乏热点话题,任何一轮VC与PE,当然更包括IPO以及那之后的并购,都是在制造吸引眼球的噱头。资金寻找项目,项目对接资金,挖掘更具有价值的商业项目,将那些项目、创业者与产品包装成为成熟的产品,走向下一个阶段,这些应该是财经领域关注的重点。

想来创业继续的动力更多的时候取决于是否得到了资金的支持,那么创业本身,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赚取相应的利益,只有如此才符合基本的商业逻辑。被资金扶持的创业者,其职业道德便是为投资人创造财富,更像是在海洋中披荆斩棘的船长。

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本质,就是船长与船东之间的关系,船长与船东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更类似于国王与将军之间的关系。假如船东习惯于指挥船长甚至越过船长去指挥水手们,则会造成混乱,但要想避免船东“越权”瞎指挥,机制的问题,管理效率的问题与强化信任的问题是都需要重视的。

 

创业者,从动了创业念头的那一刻开始,就需要把自己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的心态。

创业者的努力究竟是在为谁?创业者在创业冲动之下,大抵都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身心自由以及财富积累为目标,以“自私”为诱因。

但从“上路”的那一刻开始,创业者就会猛然发现,创业的一切其实都不是在为自己努力,而是在为客户、为团队、为面对的媒体、甚至为自己曾经很厌恶的体制利益集团努力;当自己身系数不清的人的命运,那么就不是在为自己干;甚至各个层面的营销渠道、外包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生存中所涉及的机构、以及个人之后的家庭。

当某个天使、创投甚至PE机构的投资,绑在了自己这艘船上,当IPO成功,就有更多的陌生的公众参与其中,创业者的努力就带有社会因素,因为有数不清的股东、使用者、从业人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属。

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追求梦想的过程也是失去梦想的过程,追求自由的过程也是失去自由的过程,追求财富的过程也是失去最终要拿财富去交换的东西的过程。只有成功IPO并坚持到股权套现之后,创业者才真正化蛹成蝶,变成投资者,然后才会从船长变身为船东,开启另一个循环的旅程。

 

从上市成功倒推出来的创业英雄,各个都风光无限。人们记住了其在交易所敲钟,记住了股票发行之后所形成的财富新贵的形象,在聚光灯下的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却很少有人反思其创业遇到窘境的时候是何等的灰头土脸,甚至浪迹街头,似乎我们只会给成功者锦上添花,而无法给暂时难以突破瓶颈者雪中送炭。

我们看到,那些创业英雄与财富新贵,绝大部分背后都有海外投资机构的身影,即使如刘强东、马云这样即使在IPO之后依然保持决策的话语权,让自己的团队免于被踢出局的人,都只有通过注册离岸公司的方式来自保。从常规思维方式来看,既然是离岸公司,那么基本也算是外资了。

 

贾春宝在201455日的文章中提到,某个著名的科学家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是没有国界的,但思想者是有自己的祖国的。在此加上一句:数字财富无须国界,但创业英雄必有国家。

数字财富时刻处于流动状态,其本性就是来自投资人,并回归投资人,财富的数字化移动,在聚敛在分散,在不停地易主;所谓创业英雄不过是财富流动的推手。

财富本身不受国界的限制,但投资人与企业家应该是有自己的祖国,有自己的民族之灵魂的,否则,所聚敛的财富数字越大,其所遭遇的诟病就越大,其所谆谆以求的成功便是生命中巨大的讽刺。

 

当成功与财富数字结合到一起,那么就注定是以数字的传导为主旋律的。

创业英雄在成为财富新贵之后,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投入在与自己主业相关的支撑之中,假如成功则会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英雄,假如失败,自己的财富也将迅速缩水。当我们追溯到这个财富游戏的上端,发现其实很多都是海外的天使、VC与PE的身影,这些资金方将所猎取的猎物引荐到自己能控制的交易所去上市。

 

2010421日的文章《冷眼看高盛在中国做的生意》中,贾春宝提到,中国的IT与互联网企业(除了网盛科技)几乎都是在海外注册、接受外资风投、到海外上市,并由海归挂帅的(说是挂帅,本质上仅仅是外资东家的中国掌柜的,帮助外资在中国瓜分市场份额)外资企业而已。

2010422日的文章《洋东家与土掌柜之间的微妙关系》中说,这种洋东家与土掌柜的之间的关系,虽然诞生了一些貌似成功的上市公司,让凤毛麟角的创业团队得到了资金回报与可供创业梦想的人效法的偶像与标杆,但对中国经济与民族利益有着致命的伤害。

整个IT互联网行业,甚至各个行业都充斥着洋东家与土掌柜的之间的关系。但任何掌柜的与东家之间都存在着压力,洋东家给土掌柜施加的压力更大。

从前期的创投机制,到后期的IPO退出机制,再从企业注册与监管环境与金融支持,中国的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是冰火两重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外资从一开始就强烈建议创业者在香港、百慕大、Virgins等地方建立海外架构,并通过天使、VCPE等身份阶段性地不断地参股、控股甚至收购民间的IT与网络公司,并给他们指引出了面向NASDAQ与香港等上市之路。

从国进民退的趋势,到海外投资人进创业者退出的迹象,中国未来的发展势必要呈现外资与国资抗衡的局面。在这样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创业者以经验、人脉、专业、技术等为标的,帮助外资打下中国的市场,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败类,还是交给历史去评说吧

 

贾春宝

2014522日星期四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