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为邻


微信公众号:与在为邻

(往期相关图文内容分享。了解我们,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感恩遇见——我的2014年私人定制年历(谢绝任何形式的转发。图片原创及版权:清风梳雨)

(有2015年私人定制需要的,可邮箱联系[email protected] 或私信新浪微博@文兰筠竹 )

过程就是这样。

八月的时候,我守口如瓶。
八月,我是瓶中的水,你是青天的云……
 
真快呀,就这样到了九月。
九月和十月 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
你在海上 我在海下……(看过所有描写泪水的,没有见过这么含蓄干净、平白深刻的)
 
一个人怎么可以把自己淘洗得这么干净啊——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那个不夹带丝毫烟火情绪的“说”。素年锦时、人间情态……没有一个情仇爱恨的字眼,却静极之处,甚至能听得见心中的阵阵惊雷。。。。。。
 
就象一块纯棉白布,将自己铺开来,将岁月铺开来,然后看着那上面的那个“空”,那上面唯一的那个洗不掉的“空”,那上面那个洗掉了所有斑驳色泽之后、只剩下线条过程的那个“空”。
 
大雨,蔷薇,青草芬芳,麦浪翻滚,云,天,水,瓶,大海,大雪...... 就这些。
 
透过十一月的窗口,早早就望见了的大雪弥漫的十二月,然后,一年十二个月,唯独没有了那个传说中的十二月。它成了死亡之地。成了岁月之墓,成了用雪白的“空白”来“泥土”的葬埋……
 
而胡香说:你把我埋在最深的地方/就像大雪埋葬一枚白色的羽毛/而我发誓 决不轻易死去……
 
在这里,所有其他,不过都是打翻其上的墨汁和颜料渣。
 
人生、爱情就这样被一个叫"林白"的人淘洗得干干净净。这个痕迹全无的"过程",这个被胡香诗里描摹成“道路”与“河流”的“过程”,是所有人的过程吗?是你的“过程”,也是我的“过程”吗?
 
就这样一个缤纷错乱的季节。一个值得回审轻望的年份。一段不怕你浓油重酱、终究要走到云淡风轻的人生。
 
左手读林白的《过程》,右手吟《四月裂帛》的简媜。
 
“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
“让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成为高傲的绝版”
“我们何其不幸,不能被无所谓的美梦收留,又何等幸运,历劫之后,单刀赴会。”
 
爱情是这么个“过程”,人生也不外是这样一个“过程”吧?!
 
 

你相信一滴水、它知道答案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它就是《金刚经》里、那个“梦幻泡影”的“露”吗?
它就是《圣经》里、那个“道路、真理、生命”前面的“I”之手里的“生命的甘露”吗?
 
还或是一个刚刚听完“般若心经”、禅门外姿态安然、眼神清澈、把“存在与虚无”翻成一本普通的大书、把“宁静海”枕在颈下的“女王”?
 
还或是浩瀚无垠的虚空和无限,对应一滴水的有限,之呈现的某种张力下、珍贵无比的某个来自于造物的暗喻提示与警醒?
 
虚空中,它是我此生挥别了被囚禁在“我”里面的“受想行识”,割舍了总有一天要割舍的“声香味触”之情、欲、爱(人的爱),告别了恐惧和害怕,放下了一切的我执与妄想,回到了初生地、甚至消融了爱(有条件的爱)与不爱的边界、没有了爱与不爱之人的二分(一切如其所是的“允许”和“接纳”)、而缓缓升起的恬静与喜悦里的那一念……
 
它是我提纯了一千年的一个泪里的“记忆”——一定有什么不舍在里面,是啊,一定有什么不舍在里面……可是,又什么都没有,如果连你也不再记得……
 
它是我借着有生望向永生、站在有限朝向无限、即便下一秒等来的是虚空太一里的被“蒸发”(那个真实不虚、逃无可逃的轰然瞬间),我也要在这一秒的当下,结结实实地感受、这份生命里有爱有痛的馈赠,感受那爱痛并行的“过程”和哪怕是短暂一霎的“实有”;接受这个“过程”中距离某些不为人知的“和解”还有一段内心长路的“淬火”,直至袁夏所说:“存在”与“观存在”,“我”与“真我”,明心见性,万物退去……
 
它是我不为所动地站在“我”的外面,去“目击”所有的发生……包括“我”里面的发生,去“了然”这份“发生底下的发生”……并因着这份日渐清晰、因为必须得剥开自己而不乏疼痛的“了然”,而终于可以有能力沉浸于这片心绪的“宁静海”,并享受这份不偏不倚、不含任何评判、纯然而永恒的“目睹”……
 
一个来自于摄影,却远远不止于摄影,而是生命之眼下、某个和实相有关的哲学述说……
 
这就是那个2014年4月,有一个叫“感恩遇见”的摄影展、之影展的主人“清风梳雨”,用生命做镜头,
在“如露亦如电”的一滴水里,看到的这个世界的大梵与大千……
它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概念;
它就是一部用上天创造的影像、直接完成的最生动的“经”
直白又玄奥。无需言语。最不甘寂寞的心、都能在它面前即刻沉静下来。
 
风景是次,那个人生一般——光与影里的“相”是次,
在生命和世界的对话中,你能从它而读到某个活生生立在那里,
心之所到、处处皆能听见“法”(窥见“道”)的真性情与大情怀。
 
万物皆有灵,“清风梳雨”始终在用她的镜头语言、忠实地为这五个字,在人生里出席作证;
“水知道答案”,是的,我们都知道,“水知道答案”。
没有恐惧的驱动,不再我执地抓取……
只是“在”……只是“在”……
享受这一刻既简单又深邃的“在”,也接受下一刻各种可能的“无常”。
 
有时候,我会怀疑,有些人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那颗钻石水晶,这幅摄影作品的主人,本身就是一颗移动的珍珠蚌,而这颗有着钻石光泽的珍珠,一直就在她心里;所以她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看见,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听见,无论是意识之花悄悄绽放的声音,还是痛到开悟之水滴石穿的声音……她竟然可以像玩一样,把最抽象最隐秘的体悟,把那些不可说、一说即错,不可用力、一用力即错过的体悟,毫不费力地用她的镜头,一一摘来,静静地端到你面前,于无声处,给你一个“振聋发聩”……“观自在”如果是一个素颜的词,她就在这一滴“水”里,赋予了它一个美妙的“身体”……而我们,天天都在和这样的深刻的“具象”与大自然固有的无所不在的说“法”,错过……
 
@江桦(清风梳雨)(本图以及上述全部图片的原创摄影),
以其洞之微、之静、之空、之物我一体、
之无相而相、之似有若无的精神一路……
与天地对着话,即便一粒小得不能再小的露珠……
也可以如此饱满地集天地精华与灵性一身,
让一帧帧来自于她的内在之外化与镜头之幻化……
仿佛有着玛尼石般的重力和愿力,
当那只藏于镜头背后的无形的手,
一次次叩到你心里,你会恨不得一把、
可以把所有多余的文字,全部撸去,
 
 

假如所有的“过程”,都是道路与河流……

 

@水洗湖岸(胡香):所有的过程,都是道路与河流……

@清风梳雨(江桦):文筠,如果用镜头回应,这是我眼里读到的你……

@半闲人    (耀东):就它了(感谢耀东同学以他的方式和视角,在后期的一些细微处理上,让自己与这幅作品,有了一丝不再是局外人的有意思的“连接”……)

@文兰筠竹(文筠):请允许我,就像摸自己身上的“骨头”一样,用我感受到的意象和能够想到的“词汇”,来摸一摸,这个四十岁朝后的女人、生命的一个“横截面”——哈哈,我仿佛听到了德彪西的“大海”,看到了属于我的、也是此生的最大功课:那团火焰在心里的被压抑的愤怒,那个熊熊不灭的生命最原始的能量……我也看到了燃烧在心里、某个骨子里一直在的随时可以奋不顾身的热热的温度;我看到了流金岁月、已经是石油般的记忆,从“此生的远古里”缓缓淌来,又像是晴好的夜晚、星空疏朗、俯身于人生这座火山之上的“不明几世”的云……原来火焰的另一面,即是深深的海水……它们从来就是阴阳一体,就像我们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青春,一半理智、一半感性(或者亦可以说一半疯狂)的生命……在海水包裹的那个红色的“小心脏”四周,厚重的犹如深渊在两侧的不乏人性之贪、嗔、痴(唉,俺自忖一样都不少啊)的底色上,前面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之缥缈而去的生命如烟如岚……重点在左上角,那是此岸与彼岸,是一息尚存的“觉知”、带来“黎明”才有的希望犹存的继续走下去的曙色与霞光么?o(∩_∩)o…

 

生命中,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属于自己的“江”……当我把昨天与今天、来自江桦的“江”、二幅都和水有关的作品,放在一起,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那是一个巨大的人生的“!”(惊叹)。。。这条“江”,成全了“!”的上面部分,那滴从曾经的句号里、最终走向了“自在圆满”的小小水珠,成全了“!”的下面部分……

 
 
【与在为邻】是一个专注关系中深度经营(包括和自己的关系)、“去商业化”地发展每个人或商家独特资源“整合”与“连接”的帐号。它不把“人生金句”当砖,也不把满天飞的“心灵鸡汤”当汤,毕竟这二样都不缺。追求完美不是我们的第一,我们的第一是追求完整。如果你想给自己疲累的心情或关心不够、却有牵挂的朋友(客户)叫一份特制(以及风味独特)的“精神披萨”,我们的艺术家可为您度身定制,我们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您的心一定要能收获别处所不能的“安静”或“宁静”,至于它另有多少其他功能不知道,这要你们告诉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必须可以帮助你去除内里某个无名的“邪火”,让您杂务缠身、焦灼浮躁的心境,至少可以比认识我们之前,稍微多一点点可以安静下来的明澈,身体里莫名的情绪能量,不再轻易地“上火”“溃疡”……关注我们,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订购“一碟”新鲜、别样、清淡、原创的心灵“小粥”……如果您想花费最少量的钱包里的钱,在您的身边,制造一些日子里或关系里的“惊喜”,我们会在我们的附加值里,为您提供您既有潜在需要、又确实满大街广告里买不到、或都不是很放心、唯有我们在这样的独有的互动和交往里、彼此为邻、相互结伴、才能让您给出信任的度身定制服务。

 

【与在为邻】系坚持原创基础而来的“创意整合”——融书画、摄影、文学、创意、综合性视觉艺术、收藏、以及不定期的专栏式访谈自述为一体……TA是一个活生生的综合体的“人”,一个有你有我在里面出没、但又不仅仅是你或我简单相加的“我们”。你只需要用你的眼球的“关注”,养活它,仅仅只需要这么多,它虽然不是宠物,也不打算成为谁的宠物,更不打算成为大众的宠物,但它一定会对得起您的这份有心和眼睛的“饲养”。同时,它也将努力地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对得起”所有在这里寄放“至爱”的朋友们;这份“至爱”,可以是您愿意分享给更多知己的最得意的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曲子,一帧摄影,一篇短文,一件收藏,一壶一好茶,一花一盆景……

 

【与在为邻】会用自己的方式催化这份彼此的相遇。“与在为邻”更愿意把前面说的这份“对得起”,理解为除了单纯的分享外——让每个作品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最大化之外,同时不忘顺带地为沉浸创作、无暇打理和经营、纯然于某个领域的人们,搭建有价值的信息交流公益自助微信平台,用快捷经济、新媒体跨界整合的数字化方式,找到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位置。欢迎各企商、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冠名或私人定制……

 

【与在为邻】自觉地肩负一部分的公益(免费为一些公益品牌、高品质的茶饮冠名),并且强调未来的开放式合作(本微信公众号不追求阳春白雪的“高大上”,也不在乎是否大众或小众,它只做自己,并且,依然遵循“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的原则)。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连接“高大上”、同时又出没于“草根”、让所有喜爱它、认同它(你不必要全部认同)的人内心有着落的地方(不管今天的你是哪个知识阶段的精英、还或财富吨位的土豪)……

 

【与在为邻】这个微信公众号由新浪@文兰筠竹 做首阶段版主,但它的主人,属于这个平台上给到原创支持的每一位(按照实际被采用的稿件数量和品质,在它有一天一旦生成商业价值、或“意外”创造出经济效应的话,我们将视其为老天送我们的礼物。开始之初,我们只是纯粹的“玩”个开心)。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和志趣同道者一起“忙中偷闲”……

 

【与在为邻】的“玩”,注意:是“玩”,不是“娱乐”。“玩”本身需要一份和自己在一起的“专注”,它带着你往你喜欢的某个事物的“深”里去,是随时准备着的一世的钟情;娱乐则不然,它是浅浅的买单,是和所娱所乐的对象,建立一层薄薄的关系,是彼此一时兴致所至的“消费+消磨”。我们不缺娱乐,我们缺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玩”。懂娱乐的,可能抓抓一大把……真正懂“玩”的人,是背景深处自甘寂寞的“大家”。玩到深处,一不小心,万法皆通。这个时候,你不“牛”都不行……当你深刻了悟了所“玩”之物的本质,你也了然了所有其他旁物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

 

【与在为邻】的伙伴们,你会发现他(她)像是个通才。他(她)虽然可能和其他的摄影师一样玩着镜头,但他(她)可能却是在用镜头,写诗……他(她)其实是个诗人。他(她)虽然可能和其他的画家书法家一样玩着毛笔,但他(她)可能却是在用毛笔,写着生命与大道水墨丹青的“奥义书”,他(她)其实是个哲学家。这样的人,在人群中,你可能会给他(她)贴这个家那个家的标签,但其实,什么标签都与他(她)无关,他(她)就是一个很会玩的“闲人”,而有味道的“闲人”,真的不多;有趣又有味道的“闲人”,就更是人中极品了。哈哈o(∩_∩)o…“与在为邻”别的没有,就是有这样的几位极品”玩家“与“邻居”,平时不赶场子,那些台上弄得很“大师”,台下人头攒动,和他们无关……他们就是在茶桌边,简简单单,喝个茶,写个字,天地独往间,摁个快门……但那热热暖暖的茶汤背后,那深深浅浅的镜头背后,总能让你读到不同的一点什么……

 

【与在为邻】默默守望在您举手低眉的地方。为您平铺直叙、疲于奔命的人生,提供一个简单、干净、心灵小憩的空间。无论你多么的土豪,多么的得意,我们总会遇上某个时刻,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我们心里的焦灼,再高级的心灵鸡汤都喂养不了我们的空虚,再美妙的知识养料,对那一刻的我们,都像是一份左脑对右脑、头脑对心灵的“打扰”……人生漫漫长途,也许,我们总会在某个拐角,遇上这样的一刻——渴望心底的某处,可以被无条件“收留”……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我们上位至多高,都将有一位依稀的“故人”、等着我们回来认领,这位“故人”,就是我们内在不死的不老情怀,“与在为邻”不过是它的一个最忠实的听众……

 

【与在为邻】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您可以随身携带的心灵空间,它貌似虚拟,但它同时又那么的真实。您能从中拿到什么?亲爱的,我们也不知道。也许“感觉”会告诉你。您也可以尝试做我们的驻场嘉宾,或客串嘉宾,但凡品味趣味、理念接近的作品和特别有价值值得推荐、且能给“与在为邻”的群友带了超值独享的体验式(免费)活动,投稿到我们后台(“与在为邻”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或私信@文兰筠竹 的新浪微博),我们会按照我们的方式,或“创意整合+烹饪”、或原汁原味地端上来,分享给大家o(∩_∩)o……您也可以要求冠名合作,或冠名赞助这里以“年历”形式编排的作品,分送给我们的群友(我们只推送免费的有价值的活动信息和商业赞助性质的免条件馈赠物品,尽量保证它在某个精神维度上的自洁与纯粹)。如果您认同我们某些融在气味里的精神与理念,信任我们拣选的资源和我们的眼光,想订制个性化充满温度和情感的礼品(而不只是工业和科技的光泽),重在以你的“用心”(当下肯为一个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才是最稀缺和珍贵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或更愿意拿钱来迅速地完成购买,解决一个人情上的“麻烦”之诸如此类),能打动“对方”的物或难忘终生、值得一世记忆的活动(而非商业化里价格的高下,那种鼠标一点、商场里要多少有多少的物品),来表达你对某个人、某件事的特别的感激和渴望的珍惜……(世间只此一份),如果您苦于不知道送什么才“够份量”、回归简朴中、那份真情的浓度不减,让你的亲友、您的亲密恋人、您的重要客户,能够收到你对他们的心,想说的话(而不是对他们的“欲望”想说的话),不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基于我们的专业资源,为群友们、免费提供部分时间段的顾问式咨询——含职场困扰与心理咨询,并代为设计那些以文化内涵的附加值来纪念某些重要时刻、怦然心动、含金量(这里的金,非指金钱的那个金)很特别的个性化馈赠礼品(也可以是一场别开生面、融极其有创意的小心思的活动——对关系中”人“的需求的深刻洞见和足够内涵和沉淀的美学修养,才可以让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2014年,我们会组织助人工作的志愿者(专业人士),基于共性的需求,尝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开设小型的半公益性质的团体心理剧成长支持小组……由于我们在这个部分时间精力的投入有限,无法邀请每个人都来和我们一块“玩”,所以,后续的连接,“缘分”也很重要……但我们还是会放出一些开放的名额,根据我们能够得到的相关信息,邀请“您”成为我们2014年的“亲密遇见”……谢谢您的同路!

 

 

 

让我们[与在为邻]让我们[彼此为邻]

让我们可以一起,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只闻茶香、不言悲喜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禅风洗耳、与在为邻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一只爬满绿痕的木桶

风,摇动一桶月光

一桶钟声,一桶楞严经……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闲来石上观流水

欲洗禅衣未有尘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天下事了又未了

鸟鸣已转向内省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流自夏商秦汉隋唐宋元的水

依然打湿春秋梦

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加微信关注

让我们同路

-----------------  -----------------

 

|与|在|为|邻|

| yuzaiweilin |

 

得好友来如对月 这里是:

【与在为邻——叙事工作室】

邀您一起,品尝这里的每一帧原创自酿

——与在为邻只分享来自身边友人的原创

“第一时间”、且独一无二的尝鲜和读到,

是“与在为邻”这只色拉盘里最强调的价值

文兰筠竹同学很享受在这个特殊的茶馆里

以“文”连接、端“ ”送“”、上下“跑堂”

为碎片时间里的您,提供一个

足够安静 + 足够从容的空间!与在为邻

把生命当“杯”,把每一份“际遇”与“内省”

细细地、细细地、研成“”……

也许你会发现“与在为邻”本身

就是一味

清香隽永、知心暖胃、涤烦疗渴的养心茶

【与在为邻】为您提供一道不一样的“

这里是微信公众号:与在为邻    

让我们可以一起,走在时间的大风里

 

与在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