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智慧的矗立
喻建国
天才思维学的第一原理:善于思考来自乐于思考,用脑意识比用脑能力更为重要!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就要聚焦“智慧原点”——培养乐于用脑的意识。
一天深夜,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照常到实验室巡查。他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做实验,就问:“你上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由提高了声调:“那么晚上呢?” “也是做实验。”学生原以为自己的回答肯定能得到老师的夸奖,不料卢瑟福非常严厉地批评他说:“你整天在做实验,那么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确实,实验可以观察到现象,由某种成因导致的某种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思考,那就仅仅是观察到由某种成因导致的某种现象。只有经过思考,才会提出为什么当某种成因出现后会导致某种现象产生,也才会提出为什么当某种成因不出现的时候某种现象不会产生,也才会提出是否可以换成别的因由来导致某种现象产生,也才会提出某种现象不能产生可以采取哪些确保措施,……思考可以像爆炸般蔓延扩散,一个个新的念头在连锁反应中诞生。智慧也就从这一智慧原点出发,不可收拾般驰骋而去,一路上洒遍智慧。
世上有很多人不聪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厌烦思考,甚至他们畏惧思考,他们也就因此而经常躲避思考。不思考的人当然也就不聪明,要聪明就得思考。不聪明的人显示出智障,而智障主要来自心障。成熟心态中有一项称作好学,也就是好思考,好问为什么,好问怎么样,好问怎么办。具备好学心态的人对于周边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喜欢去多看一眼,多听一遍,多闻一下,多摸一遍,多体察一次,多测定一回。当人们对自己身边的所有实体、现象和场存在都适时地给予一定关注,并且通过看听闻嚐摸测对一个确定的实体或一种确定的现象或一种场存在很自然地建立了某种感性认识,这种关注无需花大力气,但是经常如此操作,就会使自己具有一种随意行为,一种习惯,不经意间已经将自己所在时空中的实体和现象的一般情况和特征了如指掌,为自身好学的人品夯实了坚定的基础。这是人们好学的开始,这种普遍关注是好学的初级状态,是好学在螺旋式递升时新的切入域的新切入点。不断切入新域,不断切入新切入点,智慧在此萌生,智慧在此蔓延。
思考把个体从一个已知域一下子跳到另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域,并且一下子这个域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域;由一个已知点一下子跳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点, 并且一下子这个点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点;由一个已知洞穴一下子跳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洞穴, 并且一下子这个洞穴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洞穴;由一个已知深度和宽度一下子掘进到一个新的原本未知的深度和宽度, 并且一下子这个深度和宽度变成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已知的深度和宽度。思考中的无界发散就能产生如上的奇妙效果:个体的智慧高高地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