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变与不变竟然完全相反


中美两国的变与不变竟然完全相反

------一位MBA到美国去学习后回来对我说的感受!

她说‘美国是科技日日新,而环境面貌竟然不变;

而中国是环境面貌日日新,可科技竟然不变’。

汪华斌

最近碰到了一个到美国学习的MBA因自家的事回国,她说她才出国不到一年就回来不认识路了;因为从飞机场到她家沿路的面貌全部换新颜了。她说她在美国居住也快一年了,可从她居住的地方到机场沿路竟然没有变化。她说如果只是她居住的地方到学校没有变化还是代表性不强,可从她居住地到机场都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起码说明了美国没有我们社会的日日新的概念。然而与外观面貌没有变化决然不同的是美国科技真的是日新月异,她说到过的几个实验室竟然技术变更了几次;而与国内技术进步不同的是,美国的实验室外貌还是原来的没有变;而只是在内部的技术上进行变动。然而国内的技术进步却是首先修建豪华的实验大楼,然后才是进创新的技术设备;从而给人的感觉是从外到里全部是先进的。而她到过不少单位,其技术或设备竟然是多年不变;然而单位的办公大楼和门面肯定是经常性创新改造,她说这可能就是中美的实际差距吧。

首先中国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其实是我们社会主导房地产的结果;因为房地产直接带来的就是外貌变化,所以外出一年而找不到家门的是中国现象。再加上我们社会是各自为政的特色社会,所以我们修同一条路段能够一年改造几次;如当年我在武钢时亲眼见到一条公路旁边的管道沟一年内连挖了八次,所以当时德国人笑称中国马路两边应该用拉链;这样方便不同单位施工而不需要经常挖与填。后来真的在两边修建了地下管道暗沟,可又遇到了道路需要扩宽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我们社会经常性因施工而堵的地段永远堵;因为这些地方总有不同单位因为不同的目的而改进施工,所以日新月异也就是中国特色了。

我曾经领受过美国人的改进,那可真的是奇葩;因为他们根本不是日本人那种‘逢修必改’的创新文化,而完全是凭空自己设想的创新研究;所以美国人很多创新研究最后是没有结果的行为,然而一旦成功的科技创新绝对是世界一流。这不是因为美国人无事闹着玩的创新体系,而是因为其生产总值本身就有多少成本是研究工作的开支。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产品很多改进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因为美国自己创新而改进。再看我们社会的创新体系,一方面是全社会通过关系要国家的科研经费;另一方面是科研经费并不能到真正的研究人员手中,因为它成为了权力者的小金库。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各级领导为了应付成果而全世界考察;最后将这些一知半解的创新交给手下的研究,所以糊弄出如三鹿奶粉这样的假冒伪劣竟然是名正言顺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当年曾在某单位筹建国家级实验室,于是我想先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出国学习;谁知这单位负责人竟然说我不懂行,说是只要将实验大楼修建豪华就行了;因为最后跑项目靠关系,而有了钱自然也就有了高级设备。正因为如此,上级领导先来不是看你的基础教育如何,而是看你这里是不是气派与豪华;因为中国人讲究的就是这些外在面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我离开这单位后竟然真的获得了国家级实验室授权与经费。可惜的是这国家级实验室也是空有其名,因为当国家经费下达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运行了;更别说出什么国际级的实验成果了。这就是我们这个成果奖励世界第一的社会,竟然却是科技进步最缓慢的社会;因为我们在美国社会的茅草屋里见到的都是自动化,而我们豪华型气派的实验室大楼里竟然其设备是多年不变的老设备;而很多竟然还是人工作坊式,这也是我们社会假冒伪劣遍地的原因。

我当年在苹果参观后曾与我们的华为比较过,我说华为的改进体系应该是中国社会最敏锐的;但却方向与观念错了,因为华为关注的只是顾客的要求改进;而不是技术人员自己从技术角度要求的创新。至于我们社会的全民单位竟然连这个意识都没有,因为我们的科研经费与科研创新无关;它只不过是权力分配制度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而已,所以我们很多科研经费除了落入私人的腰包外;剩下最大的贡献就是修建豪华型的实验大楼,有的甚至成为了豪华型办公大楼的资金;这也是中国特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中国社会到处见到的是日新月异的面貌;而在美国这个外貌难以变化的社会,却要在里面去才能知道原来人家的日新月异是科技;这就是中美两国都是日新月异,只是其本质决然相反而已。因为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是社会面貌,而美国社会日新月异的竟然是科技;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