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是最常用的形容中小企业的描述性词语。究竟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什么意思呢?可能听得看得多,少有人真正去思考其含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生产一线员工多,此类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在众多生产要素中,该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力要素生存与发展,对劳动力价格非常敏感,且劳动力价格的高低对企业经营利润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根据上诉定义,哪些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呢?服装、鞋业制造;电子加工;电器制造;小商品制造、箱包制造、玩具制造等等。哪些又是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呢?根据本人观察,五金冲压、塑胶冲压、食品饮料、模具制造、纸业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便于自动化应用的行业往往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譬如服装制造,需要大量手工环节;电子加工,需要手工装配;电器,需要人工拼接检验。五金冲压、塑胶冲压为其他制造业生产所需的基础零部件。拿我们的手机来说,外壳是塑胶冲压出来的,按键、接口是五金冲压出来的,数据线有五金件也有塑胶件。因此,作为基础制造业,要为全制造业服务,需求量大,需要高效生产。现在的五金塑胶冲压行业大规模采用自动化设备,10台机器一个月的产量都是百万量级以上,却只需要10名工人同时操作,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用在百万部电子成品上。
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上述两类制造企业利润影响有何不同?
一家非品牌服装制造企业,一线生产员工为1000人,每月产量为150万件,出厂价均价为20元/件,若利润率为20%,则单件利润为4元,则月毛利为600万元。工人工资、社保、食宿成本平均每月3500元,1000人就是350万,厂房租金和管理成本计100万元,水电、税收、运输费用合计100万元,月净利润为50万元。若生产工人工资上涨100元,则利润减少10万元至40万元,纯利润率由8.3%降至6.6%。
某家本人熟知的五金制造企业,月销售额为500万元,包括职能部门和生产员工却只有不到200名,老板告诉我其月净利润约为150万元。如果员工工资上涨100,利润仅减少2万元,对其净利润影响不大。该企业老板还告诉我,不仅仅是他这一家,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情况大致相同,只是由于客户价格承受能力不一,大家的利润率有高有低,但都在一个平均水平上下波动。
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员工数量,上述两家企业都是典型的中小制造型企业,但是情况却很不一样。不同的行业,由于市场竞争、制造工艺的不同,决定其成本构成和利润水平的差异。
所以,劳动密集型这个标签不能随便贴,行业有别。今后您可以多留一下心眼,当某某媒体报道某中小企业又用劳动密集型时,我们自己可以仔细搜索查找,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行业现状如何,有什么特点,也当是增进自己的知识。
欢迎您关注本人新浪微博:身边的管理学,我将与您分享有趣、易懂、可思的短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