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洋号上的最后一天


 在大西洋号上的最后一天

喻建国

六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已是六点半,马上从4223房间赶往二楼提香餐厅,平时这个餐厅是不开放早餐的,今天因为几乎两千多乘客都将在同一个时间用早餐,所以它也开放早餐了。

提香餐厅的开放式早餐比九楼波提切利开放式早餐似乎好多了,因为今天的午饭肯定将比较晚,所以我和妻都尽量多吃一点。吃饱肚子,回房间,时间已是七点半,立即大便。房间将在八点钟退房,快速大便之后,再稍作整理和检查,最后把房间扫视一遍,背起背包和照相机包,关门,上路。我们是橙色队伍,在二楼卡鲁索剧场集中的时间是10:30,这两个半小时怎么打发?我建议先上九楼波提切利餐厅饮咖啡,并坐在落地窗前观海景。妻点头同意。

上到九楼,在波提切利餐厅靠船左舷的落地窗前选了一个佳座,坐下,再去泡了两杯咖啡,难得闲情逸致,看海上碧波万顷,被巨轮画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形,一撇一捺无尽地渐渐地舒展。越是近吴淞口,海上巨轮就越是密集,一眼望去,十几艘巨轮错落在眼前,这在长崎和济州岛时,从未遇见。

吴淞口国际游轮码头已稀疏见形,慢慢地英姿尽显,比起长崎的国际游轮码头来,果真是老大身影,一点不假。靠岸,一次成功,当八万多吨的游轮靠上码头的缓冲器,我提神调动全身的敏感神经,就想感觉一下冲撞的感觉,可就是丝毫感觉不到。靠岸后,先是通关,而后看见两组卸运行李的车队开始工作:远距可控的装卸车将行李箱从轮船的舱房中将行李箱吊出,并置放在运送行李的铲车上,铲车开走,到派发行李的置放点 放下行李,再回来重复刚才的装卸动作。先进的轨道式可升降舷道和游轮三楼的舱门接合。九点三刻,第一批登岸的游客开始上岸。我们是倒数第二批,还可以在这里观赏半个小时。

10:15,我和妻向二楼集合点进发,到达集合点,稍坐片刻,就通知我们随领行者下船。进关,真有回家的感觉,海关工作人员就像是自己的亲人,在迎接我们从海外归来。

提取行李也很方便,这都是游轮组织工作到位的显示。拉着拉杆箱,背起背包和照相机包,没走多少路,就上了驳运车,二十分钟后,到达宝杨路地铁三号线站,十分钟后,我们就上了三号线地铁。

上车就坐过程中受到邻座的一位女士的照应,也就在路上我们开始了交谈,这位女士看上去仅仅三十出头一点,在交谈中得知她已五十八岁,我和妻都大为惊讶,她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女儿,仍旧在待字中。她在退休后仍旧接受返聘,继续工作。她的先生与她同岁,自然还没有退休。她对素不相识的两位远行归来的老人的照应当然是一种善举,善有善报,我向她介绍了我的网站,并提供一定的心理调适,她自是高兴异常。善在我们之间回荡,善的动态也在我们的周围空间中泛出炫丽的光彩,让周围的人也从中感受善的美丽和福祉。

地铁上呆了五十分钟,出地铁站,换乘13路公交车,到曹家渡下车,在近车站的面馆中两人各吃了一碗面,走进家门,恰巧是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