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最终泡了汤。6月11日,MSCI明晟公司宣布,MSCI将不会按原计划把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但仍保留A股在其审核名单上,作为2015年度评审的一部分。而为了向国际投资者就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提供更多工具,明晟公司将在今年6月27日启动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
A股对纳入MSCI指数期待已久,从去年与MSCI等指数编制公司接触、交流和探讨,到今年3月份肖钢表示“证监会正积极配合推动A股纳入MSCI指数”,体现出监管部门积极的一面。不过,仅仅只有我们自己的积极是远远不够的。而A股要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至少要等到明年。
根据MSCI公布的数据,全球有大约近7万亿美元的资产以MSCI各种指数为基准,共有约1.4万亿美元的资产追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如果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按照业内预测的权重测算,将为A股带来2740亿元的新增资金量。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A股来说,虽然这些资金翻不起太大的浪花,但毕竟能够缓解资金面上的些许压力。
A股被MSCI新兴市场指数“拒之门外”,单个QFII额度太低、外汇进出不方便、资本利得税不明朗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单个额度问题,监管部门早有安排。日前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度报告2013》就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将取消QFII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但如果外汇进出与资本利得税这两大问题不解决,对于A股纳入MSCI指数还是会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A股此次与MSCI无缘,我们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其一是近几年来A股并没有制造出“财富效应”。从2008年至今,A股已经连续“熊”了七年,而最近几年更是连续“熊霸全球”。股指不断创出新低的背后,是投资者亏损严重,更是这个市场没有财富效应的体现。一个没有“财富效应”的市场,对国际投资者无疑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毕竟,资本的本质都是逐利的。没有利益,谁愿意将大把的资金投入A股市场呢?
其二是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够。历经20余年的发展,A股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数量已达到2000多家,机构投资者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毫无疑问,A股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与其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还不对等。目前全球资本市场言必称道指、标普500,这两大指数的涨跌,无不牵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而A股在这方面明显逊色不少。
其三是国内还没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投行。没有话语权与资产的定价权,就不会是一个被国际投资者尊重的市场。大摩、小摩、高盛等这些都是在国际投行界中响当当的角色,其一份所谓的研究报告,就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产生影响,甚至左右其涨跌。没有这样的投行,A股才会常常遭人“宰割”。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无法提升,新兴市场指数中是否纳入A股,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否则,本来充满希望的今年也不会让人失望了。
A股需要从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上下大功夫,只有我们的市场自己强大了,只有我们自己炼好了“内功”,无须证监会积极“推动”,MSCI指数也不会把A股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