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国际地缘政治的视野看,“内陆欧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大陆,自19世纪英国殖民印度以来,世界列强争夺的要害就是内陆欧亚的核心区域,至今依然如此,而且更加如此。自公元10世纪以降,在中国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联络东洋、西洋和南洋的贸易和金融流动体系,其中,以恰克图为核心、贯通“内陆欧亚”的北方贸易体系,以及以琉球为核心、联系西洋、东洋和南洋的海洋贸易体系,乃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两个重要枢纽。16世纪中后期以降,随着美洲白银的输入和帝国主义军事扩张的加剧,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态势的大变动,最终导致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贸易和货币流动体系于19世纪走向瓦解。而中国的衰落,首先是上述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变动的结果。当前中国也要依托西部,重建自己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优势。中国只有既是海权大国,同时又是陆权大国,才能根据国际风云的变幻,随时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从容进退。如果中国、俄罗斯、印度和中亚五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携起手来建设欧亚大陆经济,可以想见,未来金砖国家都会积极参与进来,那么,发展中国家就可真正团结起来,重振世界经济,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危机。这一战略,要以新疆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为基础和抓手,所以,新疆和广大中西部的发展与稳定,对我们举足轻重。
第二,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中国90%的人口和生产能力处于黑腾线(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以东,绝大多数资源处于黑腾线以西。要结束区域发展不平衡,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新道路。
总之,发展西部边疆首先要针对沿海的地租和资产被高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土地被低估的情况,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真抓实干,把高铁修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在喀什搞特区,在山西搞特区,大搞“五个重庆”,这就是科学发展、真抓实干。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这尤其是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