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历史观:没有人会没理由地对你好(7月6日)


 成熟的历史观:没有人会没理由地对你好(7月6日)

 

关键词:历史综论  人性

 

人总是要经历之后才会有变得淡定,而成熟就是来源于淡定。

在成熟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基于本能而形成的关系的基本道理,那就是“无利不起早”的交易与投资模式,即使是基于亲密的血缘关系,都不能指望得到别人完全无私的帮助。虽然这里边有功利主义色彩之嫌,但外人没有理由无私地对任何人好,即使你得到了一些利益,都会变本加厉地还回去。

理性地看,每个人用半个脑袋都能想到“天上不会掉馅饼”,虽然如此,但却由于忽略了这个基本原则问题而让自己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

 

比如注重大国风范的朝代,对于“万邦来朝”的成就都很受用,从隋炀帝到永乐大帝,再到康乾盛世,终归证明,外交使臣所受到的赏赐每次都大大超值于其所带来的贡品。

基于国家之间彼此满足的朝贡体系内心都有基于私利的盘算。但这种貌似友善与臣服所给天朝大国带来的优越感与身份,忽视了在这种朝贡体系下的那些来朝的国家所排遣的使者,甚至会作为历史“美德”被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甲午海战之后,战败的满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要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外加3000万两的赎辽费,这笔钱早已超出了当时积贫积弱的满清政府的承受能力,砸锅卖铁也还不起。无奈之中,满清政府只有从外资银行贷款,当时给满清提供贷款的那些上海滩的大班们倒也慷慨,但提出了附加条件,并最终把盐税与关税拿去做抵押。

盐税与关税让那些借钱给满清政府的资金方赚得盆满钵满,充分说明,其实大班们的慷慨是要得到可观的利益回报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几乎瓜分了大部分上海,得以从根本上将中国人的尊严踩在脚下。上海滩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那种发展从本质上却是以尊严与人格为代价的。

 

《辛丑条约》把更沉重的赔款压力强加在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身上,庚子赔款中的列强,更是把赔款数额提高到4.5亿两,虽然最终也有部分反过来投资教堂与教育,但那大体上是将来自中国的精英输送到国外去留学,或者给国外的宗教信仰在中国站稳脚跟。

即使过了一个多世纪,由庚子赔款所创办的清华大学,其招生录取名额划分依然沿用当时美国人制订的那个比例,那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配置,并埋下相应的隐患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通过诸如清华大学之类的优秀学府所输送出去的,不乏取得骄人成就的精英与大师,但其中的主流力量却一直发挥国际利益的代言人与传教士的作用关于国际精英主义所带来的民族虚无主义,以及这种民族虚无主义给中国带来的伤害,贾春宝已经在多篇文章中有深入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所讴歌的辛亥革命,由于逼迫清帝逊位而结束了家族统治的时代,但由于日本在其中所起到的微妙作用,所以也为19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提供了借口。也间接对中国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历史再来深远影响。

史料记载,1898年到1923年,孙中山对日求援10多次,交涉对象包括首相、陆军参谋总长、政坛元老、财阀等等,所许诺的条件除满蒙之外,还有商业利益。从史料中看到孙中山曾经在多个场合曾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过承诺出让满蒙或者让日本在满洲保有特殊权益的言论。

在日本人的逻辑,918事变所侵犯的中国东北领土,不过是用军事力量把当初孙中山多次承诺给予的利益实质性地占有,而卢沟桥事变所引起的华北以及那之后的淞沪会战所占据的华东地区,都仅仅是贪婪的本性展示而已

孙中山可以选择在特定环境下的空头支票,在利用之后的毁约,但总是需要有人来对领导者个人的承诺承担责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责任与代价绵延了百年之久。这个问题贾春宝曾经在2012年11月的文章《孙中山对中国后世百年的影响》中详细论述。

 

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焦灼状态的1942年,宋美龄到美国去请求美国的帮助,宋美龄的美国之行收获颇丰,不仅筹措到了军费、而且争取得到了武器,美国人依然很大方,又给美元又给武器,那也可以说是宋美龄有生之年最显赫的巅峰成就,但其中的关系大体是用美国人给的美元购买美国人提供的武器。

自然日本战败之后,那些武器又都用在那之后的内战中。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后蒋介石再也不坚持对琉球群岛的主权了。即使到今天,我们依然把那当成是宋美龄的成就与辉煌,以及她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但客观地说,那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关于这个主题,贾春宝在2012年9月23日的文章《钓鱼岛争端背后的第三股力量》中谈到: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上演讲的“风采”以及为中国争取到的资金与军事上的支持。那不过是政治与金融之间的交易。所以美国人就可以继续染指中国的内政,并在中国赶走了日本之后,资助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对着干。

蒋介石一直强调琉球的重要性的。在公开了的蒋介石日记之中,从1932年9月18日最早认真考虑收回琉球事宜,到1940年10月,蒋介石身心收回琉球“自有可能”;1942年11月,蒋介石再次申明对琉球问题的索还态度,即使在1943年3月宋美龄访美行前,蒋介石都重申关于“琉球须归还中国”的谈话要点。

恰恰是在蒋夫人在美国的国会演讲并得到美国人“资助”之后,1943年11月23日,蒋介石在开罗跟罗斯福会谈,态度居然出现了180度转变,称“愿意同美国共同占领琉球,并根据托管制度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甚至关于钓鱼岛以及战争赔款等合法权利,都被以各种理由漠视。

贾春宝的文章中说,虽然没有史料证明宋美龄在美国代表蒋介石做出了什么样的让步,符合逻辑的是:蒋夫人在美国承诺必然包括放弃对于琉球的争取态度,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存在扼杀在摇篮里。

 

同样是在“二战”中为中国出力的苏联,也是以拆走在东北的重工业设备以及水电站等基础设施为对等条件的,而其实苏联真正在中国境内与日本发生正面战争,充其量都没有超过三天!但他们拿走了什么呢?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在东北投资70亿日圆进行工业建设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更加大量投资东北建设工业.关东军和关内日军的主要武器弹药全部由东北生产提供.可以月产38/99式步枪6000只.11/96式轻机枪80挺,92重机枪50挺.[1年7.2万只步枪.960挺轻机枪.600挺重机枪]和飞机.发动机.高射炮,大口径火炮.炮弹....

日本在东北的短短几年东北就成了全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全亚洲仅次于日本本土的第2大工业区.钢铁,煤炭,电力,机械,铁路,电话电报,化工,造纸无所不包.苏联人后来拿走2400部机器.84又搬走600-700部机器被苏联擅自拆走的物品,国民政府东北财政委员会估算价值19.8亿美圆

据说,1945年8月22日苏联洗劫了长春满洲中央银行7亿满元,75亿有价证券,黄金36公斤,白金32公斤,钻石3705克拉.

 

建国之后,中国急需国际社会对政权合法性的认可,最终以中国外交先驱们的智慧得到了来自亚非和拉丁美洲那些兄弟国家在联合国的支撑,当然那也开启了中国援助贫困国家的大幕,至少有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中国单纯为非洲提供的经济援助的总额就高达2500亿-3000亿美元以上。

文革结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大发展阶段,先是东欧然后是美国,争先恐后地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倒也是保持了“从谏如流”的美德,不仅得到了与美国人之间的外交关系,而且得到了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

当然在与中国建交之前,美国人早已在中日之间钉下了一个楔子,实现的是“3~4代领导人身上”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日本人则赖掉了中日战争的经济赔款。

 

贾春宝在2009年10月20日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外人登堂入室,轻而易举地从神秘感转变为顾问,并势如破竹般地从顾问逐渐渗透进入决策体系,攫取中国发展所创造出的利益的同时,扩大其在中国发展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通过资本的力量架空或者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又收到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经过漫长的谈判,中国重返WTO,那代价就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这对谁有力,也是要从更长期的阶段才能判别得清楚的,至少需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金融领域、标准化、自然资源的变化、民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导向等等方面去考虑。关于这个问题,贾春宝更是在多篇文章中进行了反思。

梳理这些脉络,并不是说我们过河拆桥,或者去嘲笑当时做出那些让后人扼腕而叹的当事人,而是认为,只有从人性本身出发,从未来回溯当下,我们面对得失与利益权衡,才更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进行取舍。

 

贾春宝

2014年7月6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