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智能化从彩电扩至空调 智能化≠上网


  盛夏时节,空调热销。与彩电业不时传来“智能化”这一热词相比,空调业的智能化引起的关注要少得多。不过,在中国市场上,空调智能化之路已经开启,相关企业需理清概念,尤其不可将智能化简单等同于给空调添加一个连接上网功能。

  彩电智能化曾经历波折

  作为家电智能化的先锋,彩电的智能化经历过不小的波折。早在2008年末、2009年初,互联网电视便批量现身市场,这类彩电产品本身可以连接上互联网,其应用集中于影视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发展,TCL、康佳、长虹等企业宣布了将停产非互联网电视的计划。不过,由于互联网电视可能存在的盗版、色情等问题,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电视进行了监管,加之互联网电视本身的应用范围过窄,互联网电视在2010年出现了降温。

  随后,智能电视开始出现,并已成为彩电市场主流。康佳集团副总裁林盖科这样描述智能电视与互联网电视的不同之处:“智能电视搭载了开放平台,应用更为广泛,并且能与更多的应用软件商合作,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互联网应用。”业内权威咨询机构中怡康公布的2013年度彩电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彩电市场的主导产品,2013年约五成彩电销量来自智能电视。

  从主要用于上网看影视内容的互联网电视,到内置开放平台、应用更为广泛的智能电视,彩电智能化之路或许可以带给其他家电品类一些启示。中怡康研究认为,智能家电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网络化、通信功能、开放性、兼容性、节能化、易用性等智能化元素缺一不可,使不同家电之间能够互相识别,协同工作,实现家电间互联和信息交换,也是智能家电的特点所在。相比彩电而言,空调、冰箱、洗衣机整体上的智能程度还比较低。

  空调智能化的视野出现突破

  回顾空调业历史,即使是在非互联网化的时代,中国空调企业也在提升产品的智商水平,涌现出了自主开发的语音空调、智能除霜空调、中央空调管道机器人等。过去五年来,中国空调业最大的热点是从定速(定频)空调向变频空调切换。不过,在2012年,当智能云电视在市面上出现时,已有嗅觉敏锐的空调企业做出了类似的举动——志高出人意料地推出了首款云空调和云服务中心。2013年,各主流空调品牌也相继推出了各种平台的智能空调产品及智能概念系统。2014年,海尔、美的、长虹、奥克斯等空调企业相继发布智能化战略,志高则已完成了智能空调在终端销售门店的铺货和展示。

  在非互联网化的时代,空调企业在智能化研发方面的努力,可能只是基于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朴素理念;而到了如今这个家电智能化潮流汹涌的时代,空调智能化的概念和视野已被极大突破。对此,志高空调副董事长兼总裁黄兴科认为:“市场进入二次消费阶段,消费者体验将成为竞争中的制胜关键。云空调则将为用户构建出二次消费的动心内容和增值平台。”据悉,志高在云空调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思路,基于自身对于空调智能化的了解,以及云空调两年多的市场化推广和应用,建立了一个完全可以自主掌握的云平台、云中心,从而为今后实施智能空调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变革打下了基础。

  中怡康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互联网事业部总监彭显东认为,用户已经从传统的个体用户变成了社会的消费者,产品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极致体验、更加重视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如何提高用户智能体验方便度将是智能家电企业成功的关键。(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作品,原载于2014年7月8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