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没有那么圆(德国7:1巴西)
——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德国以7-1淘汰巴西队,挺进决赛。
很荣幸,完整观看了一场百年一遇的比赛,其实,也是世界杯创纪录的一场比赛。北京时间3点58分准时醒来,打开机顶盒,解个手,比赛开始了。默克尔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惦记着,比赛之前,他可以赶回家里,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想一想,大人物和普通百姓一样,匆忙收拾妥当,准备欣赏一场预料中的精彩比赛。当德国10分钟不到就进一球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巴西必定猛烈反扑,“精彩”比赛即将全面打响。随后,6分钟连进四球,德国人坦然了;巴西队员听不到桑巴的舞曲,时间凝滞了,斯科拉里下到候补席坐下了,之后,巴西队员一直在找曲子。下半场,像张璐说的一样,巴西开始重新组织进攻,等到70分钟,没有什么起色,我躺在沙发上,昏昏欲睡,段暄又喊,又进了;这时候,我又精神起来了,支持巴西。朱广沪说,现在巴西的任务就是进一球,我也是这么鼓舞着;可是,事与愿违,88分钟,德国人又进了一球;接下来,我想,看看怎么结束吧;90分钟刚到,巴西进球了。
相信,今天各大媒体都在努力寻找惨案的答案?东道主、五星巴西怎么了?看看罗纳尔多的表情,最佳射手被替代、球队被洗刷,大罗还怎么解说工作?我们一直说,足球是圆的。可是从这场比赛来看,谁能想到足球有这么圆的?即使是圆的,恐怕也没有这么圆法的吧?
巴西这场比赛输在战略错误,一开始就发动猛攻,试图尽快进球,进入坦途,——这完全是一厢情愿,可以说,这是老帅斯科拉里“老了”、不合时宜的征兆。2004年雅典奥运会,宋英杰本来是中国女子长跑第一人,可是他的战术一直是领跑,在国内尚可,到了世界大赛,这种战术可以说是睁着眼说瞎话。结果,邢慧娜侥幸跟跑埃塞俄比亚三位选手而最后一圈冲出去,夺冠。这就是运动的规律。而且,2002年韩日世界杯,法国准备卫冕,小组赛被淘汰,他们采取的是强队战略,或者夺冠路线。以小组赛代练,逐步进入状态,虽然失利了,但是,法国的做法确实对的,而且大多数强队、大多数大赛成功的运动员都是如此的运动规律。巴西本来后防线就弱,这么一折腾,全队完全失去性格,更谈不上巴西桑巴的美誉。除了过于主观之外,客观上,即使先进球了,这样的大赛、关键比赛,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坦途”而言呀。(贪图)。
另外一个佐证就是荷兰,这个所谓的无冕之王,他们的问题一直就在于保持全攻全守的风格。所以呢?荷兰足球总是在大赛上,最后一刻被“算计”。荷兰足球的全攻全守诠释的是一种游戏,而不是一场组织活动、一场要结果的社会竞争。换言之,荷兰的风格虽然赢得了球迷的眼睛,却不能赢得世界的尊敬。提到五星巴西、四星意大利、三星德国,两星阿根廷、乌拉圭;一星英格兰、法国、西班牙,人们还是由衷地敬佩,结果是一种最终的说明。
再说说中国队。爱恨交错的、恨铁不成钢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他们的问题在于“学习”、在于之前的足协不作为的折腾。但是,有一条:中国足球没有自己的风格,其实,看看中国足球之前的比赛,就知道我们的风格就是两个边路的快速推进。后来,随着改革的风吹,中国足球本来是个半瓶醋的球队,勉强算个亚洲一流球队的队伍,现在则是变成了二流凑合。其中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和风格。这次德国足球的风格在于简化了之前德国队稳重老练的打法,变成了稳守反击的进攻风格,一旦拿球,两边中路齐包抄,防不胜防。而且,一般德国队都是右路进攻,左中路包抄;时不时也搞一些右路打不开,传到中路或左路,再传中或进攻射门。而阿根廷、荷兰也是如此,只不过阿根廷没有德国强悍。看看,这不正是中国队的风格吗?我想,只要中国队树立一个“性格”然后根据不同对手、不断演练这种性格,就一定能够让对手敬畏,中国男足队员有足够的天赋可以释放。
足球是圆的,那是偶然的,那是叹息的;足球也是人踢的,他离不开人的管理,也离不开组织的管理和协调;之所以说足球是圆的,只不过是借口、理由,或者自欺欺人而已。说法挺美好,也吸引了无数的球迷、传承了这么久,甚至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积极意义,但是,足球总归有其所依赖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成分、组织领导艺术、管理科学等因素的影响。
张海勤 2014-07-09*10:09于广州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